如果这是2015年,外界多半不会预测到,仅仅两年后,大红大紫的丰巢和速递易就因为缺少可行的盈利模式而巨亏上亿元资金。
彼时,智能快递柜项目备受资本青睐,阿里、京东、苏宁、中集以及各大快递公司也纷纷入局。据递易智能CEO邹建华透露,该行业发展五年,累计投资约100亿元,但如此巨额的投入却收效甚微。
近日,速递易母公司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泰控股”,002312.SZ)因连续亏损两年以上被实施ST处理。根据年报显示,该公司2016年亏损金额高达13亿元,其中负责运营速递易业务的成都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亏损金额为5亿元,占据整体亏损额的38.5%。据媒体报道,中国邮政原本准备以20亿元入股速递易,然而由于其巨额亏空,中国邮政方面态度逐渐转冷。
另一边,顺丰、申通、中通、韵达等快递巨头共同投资的丰巢也并不好过。据顺丰控股发布的年报显示,丰巢去年亏损达2.36亿元。虽然今年1月丰巢获得了A轮融资,但其原始股东中通、韵达、申通却不同程度减少了对丰巢的投入。
智能快递柜解决的痛点是快递“最后一百米”的交付问题。一百米,既是从配送终点站到用户手中的距离,虽看似不远,却是决定用户体验、控制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的关键环节。
据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目前快递包裹从配送终点到用户手中这段距离不足整个运输流程的5%,却要花费大约5小时才能送到,占据了整个快递业务时长的45%。与此同时 ,2015年我国快递平均单价为13.4元,快递最后一公里快递员每配送一单公司支付的费用为1元,随着包裹量增加以及人工成本增加,最后一公里的成本还在不断攀高。由于场景特殊,最后一百米难以通过改进流程或者引入机器提高效率,因此一直是各家快递公司头疼的难点。
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补建认为,速递易不仅只是解决快递最后一百米难题,更要打造一种生活方式。借助速递易,可以敲开社区的大门,构建社区O2O第一入口。
在补建宏大的社区O2O构想中,速递易不仅是智能快递柜,而是一个具有连接、展示和交付功能的智能终端,它可以充当社区电商的前置店、实体店。未来还会加入社区金融、医疗、生鲜、洗衣、支付等功能,逐渐发展成为囊括吃住行娱完整生态链的第三方平台。以此为想象力催生出各项增值业务,才是速递易真正的盈利模式。
“大家争夺的实际上是社区O2O这个焦点”,在一次公开讲话中,中集电商副总经理段跃江道出了智能快递柜混战的实质。他认为大电商具有无法匹配生活服务本地化的特点,因此围绕小区展开的商圈“未来商机巨大”。而顺丰早已有布局社区O2O的野心,此前它已经开始大举发展嘿客业务,虽然遭遇滑铁卢,但智能快递柜的出现又让这家公司燃起了对社区O2O的期望。2015年双11期间,丰巢推出了“微仓”模式,只要消费者在线上完成支付,后台就会推送取件密码到客户端APP,真正做到了“一手交钱,一手提货”。
在2014年迎来全面爆发后,社区O2O这一概念便逐渐转冷。当初打着社区O2O概念高调出场的明星企业,如社区001、叮咚小区、顺丰嘿客,也相继陨落。先是叮咚小区资金链断裂,大举裁员,接着嘿客O2O项目也在巨额亏损后全面收缩,估值100亿元的社区001也无力回天,大量布点出现裁员、发不出工资的情况。
邵钟林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智能快递柜以社区O2O为方向发展并没有错,但就目前而言要以此盈利还言之过早,而且探索怎么切入社区这个过程本身就非常耗钱。
快递柜行业组织“柜友会”秘书长邹建华则认为,目前通过社区O2O盈利的模式没有成效,但另一方面发展硬件资本投入巨大,如何盈利以便维持资金链仍是行业需要思考的难题。
目前在收费战打得最响的是速递易,其采用的是快递员派件收费(快递员投放快递时需根据快递柜大小缴纳一定费用,大箱0.6元/件,中箱0.5元/件,小箱0.4元/件)+用户寄件收费+用户超期收费+广告业务收入+增值服务收入的模式。据悉未来的发展中,还可能向小区物业收取一定平台费用。即便收费项目名目繁多,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仅仅只是“蝇头小利”而已。
而邵钟林也认为目前智能快递柜市场尚且处于培育期,向用户和快递小哥收费可能打击各方对智能快递柜的使用意愿,长远看来并不明智。此外,广告上商业进展程度较低,洪先生说“可以看到他们目前屏幕上播送的宝马和奔驰的广告只是处于背书的阶段,是否能实现盈利还有待观察。”而这些微薄的盈利需要覆盖的,却是高昂的成本。
邵钟林介绍,智能快递柜目前面临几个方面的压力:其一,速递易快递柜成本高昂,布局一个硬件设备需要几万元资金;其二,速递易与丰巢两家打铺点战,抬高了物业租金,以往只需几百元的场地月租费用变成了两三千元;其三,地推、运营费用高昂,一个用户的转化需要耗费上百元资金;其四,折旧与研发费用高昂,研发一台设备需要30万元以上,而设备一旦更新会之前铺设点不得不全盘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