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于7月中旬召开,金融工作会议是全国金融行业最高规格会议,会议将对中国下一步一系列重大的金融改革政策和方向“定调”。
一、历次会议内容重点:
历次金融工作会议主要围绕银行业风险防范、监管机构独立性与顶层设计,展开细化并推动落实。前3次金融工作会议主要集中化解国有银行、农信社风险;同时推动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改革,从混业走向分业监管模式,形成“一行三会”监管框架。从第4次会议开始,工作重心从银行业拓展到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工作会议内容的变化,折射出近些年来中国金融业的广泛发展和深度变化。
二、此次会议内容预期:
对本次会议,市场对监管协调和风险防范两方面有所期待。首先是监管协调,这种协调可通过多种模式实现,最终取决于顶层制度安排。其次是风险防范,今年以来,金融领域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但同时资本市场也存在一定压力。本次会议后,金融去杠杆的路径、力度和节奏预计将更为清晰,不确定性会下降,将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三、历次会议市场影响:
历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前后股市表现如何?统计数据显示主要有以下特点:
1、金融工作会议之后股市通常上涨。通过比较前4次金融工作会议前后A股市场表现发现:不管会议前市场整体表现如何,会议召开后,A股市场通常可以获得正收益。
2、会前市场预期直接影响会后市场收益。会议之前,如果A股市场已进行了充分“预期”,意味着会议内容已基本被“充分定价”,会议后的市场收益将会显著下降。例如,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前1个月,上证综指上涨32.88%,会议召开后1天继续上涨仅3.59%。相反,如果会议前,市场对会议内容预期不充分,存在一定分歧。那么,会议召开后的市场收益较为显著。例如第二次、第四次金融工作会议。
3、金融板块往往存在超额收益。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金融板块较上证综指取得了更高回报。同时这种超额收益,随着交易日的增加更趋显著,即会后第30个交易日的超额收益较会后第1个交易日更为明显。这可能反映了,市场解读消化会议对金融业的影响,需要一定时间。
4、会后确定性大增风险偏好提升。会议前,投资者对会议内容的预期和影响存在分歧,风险偏好受到抑制。会后,金融领域改革和重大部署“尘埃落定”。监管部门态度更加明确,市场分歧走向收敛,风险偏好或进一步改善,进而带动市场行情。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在会议前因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出现回调,但预计本次会议过后,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场外资金有望涌现,A股市场的中长线反弹趋势也有望延续。(原标题: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即将召开,股市后续怎么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