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躺在你家角落积灰已久的“沉睡卡”常常被忽视,这些“沉睡”的银行卡仅仅把余额清零就万事大吉了么?它们的存在会不会影响你的个人信用,又会隐藏哪些风险呢?
什么是“沉睡卡”?
沉睡卡,又称睡眠卡,是指一定时间内未被使用或新申领未被激活的卡片。一般来说,借记卡一般连续12个月以上无持卡人主动发起的消费、存取现、转账等金融交易就会被视为睡眠卡。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截至2016年底,银行卡累计发卡量达到了63.7亿张,按照2016年末内地总人口13.8亿人计算,每人持有的银行卡数量将近5张,而累计活卡量只有41.8亿张,“沉睡卡”21.9亿张,已经占到了1/3。也就是说,平均每人持有的“沉睡卡”达到2张。
存在哪些隐患?
6月22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咨询了几家银行客服和相关业内人士后发现,看似无害的“沉睡卡”其实存在诸多隐患:
危害一:增加持卡人支出。个别银行的某些特种信用卡,不管是否激活,一旦持卡人签字确认,银行就会收取年费,增加持卡人的支出。
危害二: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只要信用卡申请被银行批准了,卡片发了,激活与否,都会出现在持卡人的信用报告里。持卡人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拖欠年费,从而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危害三:增加盗刷风险。“沉睡卡”长期处于睡眠状态,被他人获取后不易被持卡人察觉,盗刷风险大增。
危害四:为买卖账户、冒名开户和虚构代理关系开户埋下了隐患。根据公安机关反映,在当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中,犯罪分子用于转移诈骗资金的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之一,就是直接购买个人开立的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
危害五:造成银行管理资源浪费,长期不动的账户还成为了银行内部风险点。
沉睡卡将被销户?
从去年12月1日起,央行规定,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账户;半年之后,对于在一家银行拥有多张银行卡的客户,银行终于有了明确说法:近日,招商银行称,从今年7月15日起,将对同时符合相关条件的个人银行账户进行销户处理。
据悉,目前多家银行已对“沉睡卡”进行排查,进行销户还是降低账户类别仍在讨论中。
一般来说,大型银行都有自动销卡系统,不过不同银行对“沉睡卡”的处理措施稍有不同。比如,《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会将2年左右零余额,并且无任何绑定业务的借记卡作自动销户处理,而建设银行则有系统定期统计并删除连续6个月账户余额为零的不动户(无绑定特殊业务的借记卡)。
而据招商银行近日发布公告,招行在今年7月15日之后将“清洗”七类卡:
1.卡片等级为“一卡通”普通卡(含电子一卡通、财富账户,下同),且持卡人未持有“一卡通”普通卡以上级别的、未销户的借记卡(包括但不限于“一卡通”金卡、金葵花卡、钻石卡、私人银行卡等)、存折、存单;
2.“一卡通”普通卡账户余额为零,且不存在任何未结清利息,同时持卡人两年内(含两年)未使用该卡主动发起任何交易(包括但不限于ATM取款、POS消费等交易);
3.“一卡通”普通卡未处于挂失、换卡、冻结、预警等状态,未关联Ⅱ类户或“一闪通”;
4.“一卡通”普通卡未关联我行信用卡还款或个贷还款,也未签订代发协议或无有效保险保单;
5.“一卡通”普通卡非我行住房公积金卡、企业年金卡、社保卡;
6.“一卡通”普通卡不存在关户限制;
7.持卡人未持有我行有效的或者未激活的信用卡,且在我行系统中不存在在途的信用卡申请。
不想被注销要怎么办?
去年,央行发布《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261号文”),要求银行应当对同一存款人开户数量较多的情况进行摸排清理,要求存款人作出说明,核实其开户的合理性。
而对于无法核实开户合理性的,银行应当引导存款人撤销或者归并账户,或者采取降低账户类别等措施,使存款人运用账户分类机制,合理存放资金,保护资金安全。
在咨询过程中,多家银行客服人员提醒《国际金融报》记者,“沉睡卡”如果不想被销户,需要持卡人对卡片进行启用处理,包括通过银行柜面、手机银行、自助设备等渠道任意办理一笔存取现或转账交易,或者在任意商户发生一笔刷卡消费。也就是说,如果持卡人想“唤醒”你的“沉睡卡”,只要进行一笔交易即可。
(原标题:银行卡不使用余额清零即可?业内:存5大危害)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财经365"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