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银行 / 保险 / 汽车 / 房产 P2P> 成都仍有平台放校园贷 三部委发文禁止网贷机构发放

成都仍有平台放校园贷 三部委发文禁止网贷机构发放

2017-06-30 16:05  来源:华西都市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华西都市报

近两年来,校园贷高额利息、暴力催收、裸条借贷等问题屡次被报道,社会影响恶劣。受到严厉监管。近日,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从事校园网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通知》还表示要“开正门”,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军校园贷市场。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成都的一些贷款机构仍然对校园贷持开放态度,并且他们声称仍然可以通过网贷机构为学生放款。

网络配图 校园贷明令禁止


回顾

贷款买手机半年欠下20万 银监会暂停网贷机构校园贷

6月28日,银监会网站发布消息,近日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通知看,监管部门采取了“引进来、请出去”的方针,让高息的网贷平台退出校园,让正规银行机构进入校园为学生提供服务。同时也引导学生合理消费。

通知指出,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并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未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三部门还要求抓好校园秩序管理与学生教育引导工作,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引导学生科学理性消费。

此前的2014年,多家校园贷公司,如分期乐、趣分期、爱学贷等从iPhone等大学生钟爱但有点“买不起”的商品切入,结合电商、地推和分期付款的优势,迅速在全国大学蔓延。仅2014年,三家平台在年内分别宣布已完成全国布局,且单月销售额突破一亿。

不过,大学生并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据媒体报道,去年四川某高校女生在趣分期上分期了一个苹果6S手机,期限9个月,每个月还款600元。然而由于偿还能力不够,利息又不断滚动,只好不断在不同平台借款周转,半年时间她已欠下20万债务。


调查

成都范围仍可校园贷 贷一万需交2000“手续费”


虽然《通知》让高息的网贷平台退出校园,不过记者发现一些机构仍然可以申请校园贷。

通过某分类网站,记者找到了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的一家贷款公司,在该公司的介绍上,写着“在校或毕业大学生贷款、当天到账”。该公司一位刘姓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其实是一家中介公司,通过提供服务,让学生可以从网贷平台贷款。“我可以帮学生做资料,某些情况如果不符合平台的要求,我们可以进行包装。”他说,贷一万元,月利率只需要1.2%,非常划算。

不过事情可没这么简单,当记者提出以大学生的身份贷一万元时,他表示实际需要从网贷平台贷款的金额是1.5万元。“平台需要3000元的押金,这个可以退,另外你还得给我2000元作为手续费。”

此外,他还声称,如果每个月还款有难度,他可以帮忙从其他贷款平台借款。“赶紧贷吧,那一家网贷平台7月1日起就不能给学生贷款了。”

事实上除了网贷平台,一些金融机构仍然对大学生开放贷款。成都另一家经营抵押贷款的唐姓经理告诉记者,针对大学生,他们的贷款额度在2000—30000元之间,年利率接近30%。


调查 

网贷退出 银行补空


实际上随着监管越来越严格,从事校园贷的网贷平台一直呈现减少趋势。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参与校园贷的机构有170家,涉及金额100多亿。其中,P2P占100家,其他分期机构也有一小半。而在去年整治期间,65家机构陆续退出校园贷市场。

与此同时,多家银行开始走进校园,截至目前已有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等相继推出相应的学生贷款产品。

5月17日,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发布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互联网信用贷款产品——“金蜜蜂”校园快贷。贷款对象是年满18周岁在读大学生客群。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认为,在充分了解个人行为画像、个人征信等数据前提下,为在校生提供金融服务是合理的。《通知》将引导商业银行放下身段、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普惠金融服务,同时将促使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合作。

(原标题:三部委发文禁止网贷机构发放校园贷 成都仍有平台放贷)


推荐阅读>>>


酷骑单车2.98亿押金监管难题待解 和P2P平台关系紧密


P2P平台超八成未与银行签约存管资金


P2P网贷平台排名 5月消费金融业务TOP30(附名单)


免责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财经365"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