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联合贷款模式征求意见的通知》这两天在网上大肆传播,虽然还没有得到证实,但却让互联网金融行业人士陷入困扰。
网络流传“联合放贷要被强监管”
这份通知大意是规范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之间正急速扩张的助贷业务,此后能够与银行联合贷款的合作机构,仅仅限定于经银监会批准设立,持有金融牌照并获准经营贷款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说白了,按照这个通知,今后能与银行联合放贷的机构必须持有牌照。可是,问题在关键在于,目前仅26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即便将银监会还没有直接审批的网络小贷公司计算在内,也仅有206家合格联合放贷机构。而互联网金融公司总数有2000多家,这意味着十家平台还不到一家能开展联合放贷业务,因此行业非常关注这个消息。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也是在网上看到相关消息,急切想知道消息的准确性。
杜晓山:我也是微信里看见的,说是银监会文件,但真实性不得而知。不过,我觉得这个事儿就应该这么做。现在不是要加强金融的监管,做好风险的防范吗?这个举措是针对前一段时间的乱象的。
两方合作各取所需
那么,到底什么是联合放贷?又有什么乱象和风险呢?先来听一位银行业内部人士对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公司之间的联合放贷模式的解读,在他看来:银行有闲置资金,互联网金融公司有融资需求的客户,两方合作各取所需。
银行业内部人士:一些地域性的小银行,存在资产和资金不匹配的问题。一般银行获得资金容易,但是放贷的资源稀缺。而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这些年的发展,这些机构获得贷款人的资源比较多。合作对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公司来说,是各取所需。
银行非标业务外包给民间金融机构
合作模式,还不仅这一种,互联网金融专家羿飞说:银行有时会将复杂的非标业务,外包给民间金融机构。
羿飞:多数是非标资产,或者贷后工作很麻烦,对于银行来说,它不擅于处理这些业务,所以就找民间实力比较强的机构,比如互联网金融公司就是一类,相当于银行把风控、贷后服务都外包给这些机构。大家一起来分担收益以及风险。银行不用操心,就可以拿到一些利润,而机构提高了资金的杠杆率,还可以拿到银行资金的利息差价。
存在两大风险
双方各取所需,因此这两年间,互联网金融公司和银行合作的助贷业务发展快速,但有两个问题挥之不去:一是银行的低成本资金,通过联合贷款模式最终没能流向实体经济,形成资金空转;二是部分合作机构通过联合贷款模式,做了银行合规框架下做不了的产品和客群,加大了风险最终传导到银行体系内的机率。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未经证实的消息一出来就让行业将信将疑,甚至怀疑是真的。
提高存款安全性
其实,不管这个消息是真是假,行业内对规范联合贷款的必要性,是有共识的。
杜晓山认为:规范联合贷款,对老百姓来说,有助于提高存款的安全性。对于借贷人来说也不算什么坏事:对于借贷人来说,一个是安全性提高了,第二个是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要有待方方面面的努力才能解决。(原标题 :P2P与银行间“助贷”面临监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