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银行 / 保险 / 汽车 / 房产 P2P> 支付宝首推10秒内刷脸支付 无现金社会再升级

支付宝首推10秒内刷脸支付 无现金社会再升级

2017-09-07 21:49  来源:第一财经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第一财经

9月1日,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宣布在杭州KFC首推“刷脸支付”服务,开启走向商用的第一步。

NFC移动支付与二维码支付已经博弈了很长一段时间。支付宝此次推出刷脸支付,能否打破既有格局,改变用户习惯,从而开启支付市场的新格局,还需拭目以待。

支付过程不到10秒

杭州万象城KFC的KPRO店,成为全国第一家刷脸支付体验店。刷脸支付到底长什么样?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一位已经体验过刷脸支付的消费者,带我们一起体验刷脸支付全过程。

这位消费者走进店铺看到,自助点餐机旁、餐桌上,刷脸支付的推广海报随处可见。如果是首次使用者,可以通过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开通刷脸支付功能后,即可在自助点餐机上进行点餐。

点餐结束后,进入支付页面。他注意到,页面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是支付宝、支付宝刷脸付、微信支付,支付宝刷脸付被安排在支付页面的中间位置。

选择“支付宝刷脸付”后,机器会进行人脸识别,1到2秒后,识别成功,再输入与账户绑定的手机号,确认后即可支付,整个支付过程大概不到10秒。

他观察到,刷脸支付的摄像头位于自助点餐机的正上方,只要在支付时,抬头对准镜头就可以刷脸。

据了解,刷脸支付目前有额度限制,单笔支付金额小于或等于500元,单日支付金额小于或等于1000元。

刷脸被骗也管赔

上述接受采访的消费者称,虽然店铺内陈列了刷脸支付的海报进行宣传,但目前除了少数年轻群体选择尝试外,其余客户仍习惯性选择支付宝或微信支付。

上述消费者说,“确实挺方便的,感觉以后出门都不用带手机了”。但他也提出了两点疑问,“如果别人有我的照片,还知道我的手机号,是不是就可以用我的账户随便付款了?有点担心。”

用照片能否蒙混过关?在公共环境中,运用公共设备进行刷脸支付,如何防止各种人脸伪造冒用情况?浓妆、3D打印、视频、多人一起刷脸对于刷脸支付的影响有多大?这些都是目前大家关心较多的问题。

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书面回复第一财经记者称,支付宝在支付场所配备了3D红外深度摄像头,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测,误识率低于十万分之一。

支付宝的刷脸支付技术,包含验活算法和人脸识别算法。其中验活算法能识别采集到的头像是否来自真人。

另一位接受采访的杭州市民表示,现在刷脸支付后,要输入手机号码,从耗时长短来看,跟扫码支付并没有明显区别,他表示自己还是习惯扫码支付的模式。

针对这一问题,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输入手机号,一方面是确认使用者的支付意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支付的安全性。后续,随着用户对刷脸支付认知度的逐步提高,一定会有更方便的手段让大家更快完成支付。

蚂蚁金服生物识别技术负责人陈继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的现行支付管理办法中,仅允许人脸识别作为渠道来辅助身份认证,相信未来会完全放开。支付宝的刷脸支付已经在央行报备,希望与央行等机构协同制定金融领域的识别标准。同时,支付宝也与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公安部等机构沟通,协商建立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的通用标准。”

目前的刷脸识别技术对于同卵双胞胎的人脸识别,机器也会出现误判。在2017网络安全生态峰会上,蚂蚁金服CEO井贤栋表示,支付宝的保障范围将从线上延伸到线下。账户资金被盗、收钱码被恶意替换、调包,扫码中病毒或木马导致账户资金被盗,都能获得相应赔付。

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也对第一财经表示,刷脸支付如果由于误识别等造成交易损失,支付宝的账户安全险会进行全额赔付。

尚不能代替扫码支付

根据高盛的调研报告《支付:商业生态系统的入口》,从2010年到2016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增长了超过74倍。

目前,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主要以扫码支付以及NFC(近场支付)两种模式为主。其中,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主的支付机构代表了二维码支付的阵营;银联云闪付和Apple pay则代表了NFC支付的阵营。

根据《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监测报告》,2017年一季度我国扫码支付市场规模预计超过5800亿元,同比增长606.8%。

早前,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同时宣布推出“无现金活动”,既是争夺二维码支付的市场份额,也是对NFC支付的场景竞争。而另一边,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加入扫码支付市场,同时也力推自家NFC支付产品“银联云闪付”,为争夺场景,联合京东推出京东闪付。

NFC移动支付与二维码支付已经博弈了很长一段时间。支付宝此次推出刷脸支付,能否打破既有格局,改变用户习惯,从而开启支付市场的新格局?

自2015年起,支付宝率先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用户登录后,这一技术先后用于实名认证、找回密码、支付风险校验等场景。与此同时,人脸识别技术开始应用在生活中的不少场景,比如APP登录、火车站安检、海关等。百度、腾讯以及一些商业银行也上线了类似识别的技术,但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用户登录、支付风险校验等。

在农行某支行,第一财经记者看到,大厅中央摆放着全新上线的“超级柜台”,比一般的ATM机足足宽了一倍。它有上下两个液晶显示屏、带人脸识别装置的摄像头。据介绍,它不仅能够实现ATM机上的所有功能,还能实现个人开卡、电子银行产品签约、账户挂失、个人外汇、理财签约购买、基金购买赎回等8类55项个人业务的自助办理。

招商银行在储蓄卡办理过程中会录入客户面部信息,在手机网银进行账户权限(单日提款额度升级)等操作时,可以通过面部识别加强风控。

但通过人脸识别进行支付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刷脸支付”与普通的人脸识别应用场景相比,难度更高,更难实现。

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KFC刷脸支付是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商用试点。在肯德基上线,是刷脸支付迈出实验室的第一步,希望这一技术能早日普及,让更多用户能享受到安全且便利的刷脸服务。刷脸支付作为人机互动的新阶段,希望给广大消费者们多一种选择,即便忘带钱包、手机没电的尴尬情况下,也能顺利进行消费。

业内人士表示,支付环节的应用对识别技术的准确率、响应时间和安全性都提出了极高要求。与其他的使用场景不同,如果在支付环节出现问题,会直接导致资金损失。

线下场景比线上场景更复杂,商用的真实应用场景复杂多变,光线、用户体型、识别过程的角度姿势等,都会提升识别难度。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刷脸支付在特定场景中会成为一种潮流,但代替扫码支付或其他支付手段的可能性不大。”

他认为,刷脸支付对场景、成本的要求很高,从场景来看,要有人脸识别的机器,比如大型超市、便利店等场景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对于一些线下的小的支付场景,比如街边报刊亭等,刷脸支付会提高场景方的成本。

据了解,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刷脸支付的商业应用。京东金融除了与银联合作布局NFC近场支付领域,刘强东在2017年还提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概念。目前,京东在旗下京东之家四个体验店也开通了刷脸支付功能。据了解,目前京东的刷脸支付还在内测阶段,尚未开放给所有用户使用。

中科院自动化所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子青表示,刷脸支付的商业应用意味着生物识别技术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刷脸支付目前来看,以趣味性为主,如果能突破一些障碍,当然未来可以普及,毕竟更方便一些。”但同时,他也指出,刷脸支付的普及仍有障碍。刷脸支付、指纹识别作为生物识别的技术手段,由企业保管这么多的生物识别信息是否合适,有待探究。

无现金社会再升级

自从有了方便快捷的二维码支付,钱包已经不再是出门购物的必备品。而随着“刷脸支付”新模式的尝试以及人脸识别技术快速落地,无疑将进一步加速无现金社会到来。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我国非现金支付笔数增长率超过20%且增速呈上升趋势,大众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非现金方式。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起银行卡取现增速开始下降,且在2015、2016年取现金额呈现负增长,这也标志着中国正在逐步走向无现金社会。

各种快速支付方式的应用带来支付便利的同时,也有一些争议,比如老年人对无现金支付存在极大的不信任感,很多老人不爱学、不想学,也学不会无现金支付,对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不便。业内人士表示,支付宝推出刷脸支付新模式将成为无现金社会又一助推器。

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表示,刷脸识别的一个特点是,用户不必记住那么多复杂、繁琐的密码,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和使用难度。

支付宝后台日志显示,使用人脸识别登录的支付宝用户中,60岁以上的老人多达数百万人。老年人容易忘记密码,喜欢把各种密码抄写在小本上,随身携带一是不方便,二是万一丢了更不安全;此外,老人手机屏幕一般比较小,老人家容易按错数字键,几次输错账户就会被锁住。使用刷脸功能,既方便又安全。(原标题:无现金社会再升级:支付宝首推10秒内刷脸支付)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