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15日,财险公司备案产品自主注册平台(简称“自主注册平台”)正式启用3个月。《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在该平台自主注册的在售保险产品数量最多的品种是普通意外险,占比接近五成。而失能险、投资型意外险、特殊风险保险等保险产品的注册量为0,同时,部分保险产品注册后不久便停售。
3个月注册626款
整体来看,从8月15日自主注册平台投入使用至11月15日,财险公司在该平台注册的在售保险产品共有626款。其中,意外险为309款,普通家财险为90款,医疗保险为90款,责任保险为61款,疾病保险为36款,船舶保险为10款,保证保险为6款,工程保险为2款,企财险为1款,信用保险为1款,货物运输保险为1款,护理保险为1款,失能保险、特殊风险保险、投资型家财险、投资型健康保险、投资型意外险为0款,其他保险为18款。
今年2月底,保监会决定开展财产保险公司备案产品自主注册改革,以改革完善财产保险公司产品管理制度,推进产品市场化进程,增强产品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监管效率。8月15日,自主注册平台正式启用,标志着财险公司备案产品自主注册改革正式实施。
改革的一项重要目的是从价格竞争向产品创新竞争转变,释放和激发行业持续发展和创新活力,增强保险产品创新能力。
财险公司备案产品自主注册改革后,除了注册产品比较丰富外,也出现了很多聚焦细分市场风险的一些创新型产品。有的保险产品及时跟上市场新变化,例如,随着网约车的普及,记者看到,网约车延误补偿保险、互联网约车服务平台乘车延误保险等相关产品出现在注册名单之中。此外,还有的保险聚焦某一小众细分领域的风险,例如旅游景点旅行不便保险(适用于上海迪士尼乐园)、社保漏缴费用补偿保险,以及挂号停诊损失保险等。
意外险达309款
在自主注册平台注册的各类保险产品中,截至11月15日,普通意外保险的总量最高,达309款,最早的一款注册于8月22日,平均每天注册意外险产品种类达3.64款。不过,与之相反的是,失能保险、特殊风险保险等产品目前的注册量为0.
从保险责任范围来看,意外险的涉及面也非常广。记者发现,在医患矛盾突出、整形美容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与医疗整形市场紧密相关的意外险产品非常丰富。例如医务人员意外伤害保险、患者意外伤害保险、麻醉意外伤害保险、神经内科手术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微整形面部注射综合意外保险、眼部整形手术综合意外保险、鼻部整形手术综合意外保险、人工终止妊娠意外保险、附加注射玻尿酸栓塞意外保险、附加微整形手术皮肤过敏意外保险、个人赴韩医疗美容意外综合保险等产品。
“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意外因素,也就是说风险点比较多;同时,随着旅游意外险等互联网保险产品的普及,人们购买意外险的意识在增强,也就是说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加。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意外险产品火爆是很正常的。”一位业内分析认为。
综合业内人士的意见,意外险产品火爆还有方面因素,一是产品相对简单,消费者容易理解;二是产品价格低廉,保障额度高,消费者接受度高;三是销售渠道多样化,由于意外险跟旅游、医疗等场景紧密相关,销售切入点比较符合人们的习惯,还有的意外险是随主险一起销售的附加险。
从相关数据来看,与保险整体业务相比,意外险体量还比较小,但是从赔付额与原保险保费之比来看,对于财险公司而言,意外险可能是一项优质业务。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83.40亿元,同比增长17.20%;赔款131.39亿元,同比增长20.24%。意外险业务赔款与原保险保费之比为22.5%。同时,前三季度,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370.58亿元,同比增长7.78%;3321.59亿元,同比增长14.85%。产险业务赔款与原保费之比为52.1%。可见,与产险业务整体赔付情况相比,意外险的优势较为突出。
业内人士认为,注册量较小的保险产品各有原因,例如,特殊风险保险具有高价值、高风险、高技术(承保、理赔的技术含量较高)等特点,产品开发、承保都有较高门槛,因此注册量较小。
部分产品注册后旋即停售
通过产品查询,记者发现,部分财险公司的产品在注册之后短期内就停售,“存活”期限最短的一款产品在注册当天即停售。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注册产品停售可能有几种情况。一是保险公司对产品费率进行了调整,原产品停售后重新进行了注册。某财险公司的一款家财险便是如此。在推进财险公司产品注册制改革的同时,保监会也强调,要定期或不定期抽取一定比例注册产品进行全面审查,重点对产品条款合法合规性、产品费率科学性等进行审查。对于抽查和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依法进行监管处罚,对不合格产品予以强制退出。
同时,部分保险产品本身就是针对某一特定时期,过了合适的时点,保险公司就会选择停售。记者还了解到,部分保险公司在推出新的保险产品后,由于价格低、在互联网上传播速度快,实际销售情况远快于预期,保险公司为了更仔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进行产品评估、风险评估,选择暂停销售。“推出产品,先看看市场反应,销售一段时间之后暂停,进行全面评估,然后可能进行调整并重新推向市场。”某互联网财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外,还有部分保险产品停售涉及到自主注册操作环节的一些问题,例如有保险公司反映,在自主注册平台,保险产品注册后备案号反馈前产品无法撤销,造成有点瑕疵的产品也只能向公众公开,如果险企需要调整,只能先停售再重新注册。还有公司表示,自主注册制下,产品销售前必须有注册号,而在之前的备案制下可以在产品经营使用后10个工作日内备案,对希望抢占上市时间的保险新品而言,操作时间较为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