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A股市场一路下滑,保险股却成了万绿丛中一点红。昨日,保险板块表现强势,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纷纷大涨,股价创阶段新高。值得一提的是,昨日新华保险盘中暴涨近7%,截至收盘拉出17连阳,股价创近一年半新高。
一直在被“估值低估”围绕的保险股,缘何走出这波“一枝独秀”的行情?在多名业内人士及行业分析师看来,保险股的“起飞”是因为上市险企的价值转型以及整个行业的需求增长等内在因素驱动。在目前保险股的低估值情况下,今年保险板块的走势被普遍看好。
保险股强势回归
近一个月来,保险板块走出了与疲弱大盘迥异的行情。据不完全统计,最近1个月,A股总市值缩水超过4万亿元,保险股市值却增长超500亿元。
截至昨日收盘,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纷纷大涨,股价创下阶段新高。此外,中国平安成为近一个月内海外资金最为关注的金融个股,21个交易日内16次上榜当日沪股通十大成交个股。
分析纷纷指出,伴随保险行业的发展,上市保险公司的收入自然水涨船高。
安信证券非银分析团队表示,保险股作为有业绩支撑的优质蓝筹股,成为较好的避险工具,保险股的避险性和成长性凸显。
长江证券非银分析团队表示:“我们坚定且持续看好保险股”。
除了券商机构看好,资金也在涌入保险股。如在2016年底,港资通过沪股通持有了中国平安A股2.21亿股,而到了5月9日,这一持股量上升至了3.14亿股。
上海千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曾琪表示:“保险行业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维持快速增长超出预期。保险行业市场化改革转型下,国民需求推动保费持续发展。近期市场在信心不足,资金面紧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表现不佳,而基本面扎实,价值增长迅速的保险企业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表现突出。”
新华、平安领衔创新高
感受保险股的势头之猛,只要看新华保险和中国平安即可。
截至昨日收盘,新华保险连续拉出17连阳,股价为近1年半新高;中国平安股价也创下自2015年7月以来的新高。
对于从4月19日开始发动的这波领衔大涨,新华保险官方的回复只有4个字:转型成功。
根据新华保险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第一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373亿元,净利润18.37亿元,退保率继续下降,截至报告期末仅2.9%。
新华保险2017年继续深入推进转型,并打出了首个以“期交”和“保障型产品”为引领的“开门红”。值得注意的是,新华保险第一季度银保渠道趸交保费仅0.26亿,但银保渠道首年期交保费实现同比增长近50%,创5年内公司“开门红”新高。从保费渠道来看,新华保险大力发展个险渠道,个险渠道保费同比增长27.61%至290.84亿元。
对此,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新华保险业绩符合预期,预计第二季度起净利润同比逐季度改善。上调A股至“增持”评级,维持H股“增持”评级。
华泰证券则认为,2017第一季度新华保险主动停售趸交产品,着重销售长期期交产品。缴费期限的改善不仅能提高新业务价值率,更能为业务的持续发展、利润的稳定释放奠定基础。
再来看中国平安。根据中国平安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集团净利润230.53亿元,同比增长11.4%,EPS1.29元,期末归属母公司股东净资产4114.77亿元,BVPS22.5元,较2016年末增长7.3%。
一直以来,中国平安股价与业绩相背离,与其他保险股相比市盈率最低。中国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中国平安的股价被低估了。
广发证券认为,中国平安寿险业务长期业务占比较高,经营风格稳健,在严监管环境下业务品质凸显,综合金融布局成熟,抗风险能力较佳,维持买入评级。
东莞证券分析指出,中国平安具有较好安全边际,维持推荐评级。
强监管利好上市险企
不仅上述两家业绩亮眼,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上市险企业绩表现不错。在强监管之下,保险股还能继续大涨 “护盘”吗?
保监会5月3日公布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全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5866.02亿元,同比增长32.45%。其中,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分别同比增长12.69%和37.24%,赔付支出3305.01亿元,同比增长14.31%;保险业资产总量16.1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04%。整体上,保险业业务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同时,业务结构有所优化,资金运用比例持续调整,投资收益平稳增长。
在各个行业分析师看来,保险股的内在驱动逻辑一方面是业务结构转型所带来的价值增长以及市场需求增长,一方面则是利率上行对于投资收益上升及准备金计提压力减小带来的益处。
与保险收入的增长相比,其实更加瞩目的是几家上市险企的业务结构优化表现。
海通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孙婷表示,2012年以来,上市保险公司均大力推进价值转型,不断优化寿险业务结构,新业务价值率持续提升。长期期交业务、健康险等保障型业务占比显著上扬。
同时,随着业务结构的优化,传统上市险企的新业务价值也提升较快。
根据中国平安今年的一季报,今年一季度其寿险业务实现新业务价值212.64亿元,同比增长60.0%。而根据孙婷预计,其他几家并未在一季报中披露这一数字的传统上市险企——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1季度新业务价值分别同比增长30%、75%和60%,远超市场预期。
安信证券表示,人口老龄化下寿险仍处于景气周期,营销员队伍扩张使得保费收入持续扩大,个险高增长改善业务质量,2017年一季度寿险个险新单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寿险行业仍处于景气度提升周期,预计2017年新华、平安、太保营销员规模增速均能超过20%,带来个险新单40%以上高速增长。
同时,随着保监会对于“保险姓保”的强调以及对于万能险的强势监管态度,以及低利率环境下利差的缩小,众多保险公司已经明确表示或已经开始显著调低负债成本,降低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及万能险结算利率。
另一方面,不少行业分析师也认为,利率目前开始进入上行周期,这对保险公司的业绩也会产生有利影响。
孙婷认为,利率上行能够提升新配置资产的投资收益率,促使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企稳回升。据她预计,2017年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为5.71%,较2016年企稳并小幅回升。
而安信证券首席金融行业分析师赵湘怀则表示,2016年以来受到资本市场波动以及低利率影响,目前板块2017年P/EV(价格和内含价值比)已降至0.9倍左右,较之2012年初下降幅度达到45%,已经处于五年来的低位,预计2017年随着保费规模整体趋势上行、投资端稳定以及四季度准备金拐点出现等预期的叠加,保险股板块估值将企稳回升。
由此,不少机构得出结论:监管趋严利好大型险企,保险业前景仍然看好。由于当前保险股估值仍然合理,有望继续上行。
白马股弱市受捧谨慎追高
保险股此番大涨的原因,除了业绩靓丽之外,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和近期主力资金在白马股中抱团有关。
招商证券策略分析师候春晓在承认保险上市企业本身业绩支撑和看好保险企业未来发展空间同时,还表示此次保险板块大涨,是因为下跌时不排除有资金赌保险股即将成为护盘资金围猎的对象。在他看来,“一带一路”峰会后市场可能还会有进一步大跌,届时不排除护盘资金进入。
另一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整体弱势时,机构的逻辑一般是选择业绩优秀的白马股,而保险股恰恰符合这一需求。例如中国平安市值也比较大,适合机构资金吞吐。不过他同时提醒投资者,短期“抱团取暖”效应之余,大盘最后一跌中强势股补跌可能较大,不建议重仓追高,可轻仓少量买入做底仓,重仓等待补跌完成、大盘企稳再考虑参与。
同样是对保险股市场表现的分析,也有私募人士指出,白马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弱势的大盘,一旦大盘反弹其上涨行情或许就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