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保险公司成为资本市场逆势上扬的一道风景线。
5月23日,截至收盘,沪指报3061.95点,跌幅0.45;深成指报9763.78点,跌幅1.37%;中小板指报6422.46点,跌幅0.91%;创业板指报1758.23点,跌幅1.67%。
其中,无论是行业板块,还是概念板块,多数呈现下跌态势,但是以保险股为代表的金融股再度 “护盘”,中国平安(601318.SH)更是盘中一度涨幅逾3%,再创近期新高。截至收盘,中国人寿(601628.SH)涨3.14%,新华保险(601336.SH)涨2.12%,中国太保(601601.SH)涨1.47%、中国平安涨0.77%。
保险股涨声连连的背后逻辑与其自身基本面情况、资本市场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等皆有一定关系。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赵湘怀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银行股监管强化形势下稳健经营者为优,保险股作为具有业绩支撑的优质蓝筹股,成为较好的避险工具。从长远看,寿险保费快速增长、保费结构逐渐改善等将会利于保险股中长期趋势性行情。”
业绩支撑是价值基础
截至目前,A股四家上市保险公司已经悉数披露1-4月的保费数据,其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6838亿元,同比增长22.1%。
具体而言,中国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2684亿元,同比增长20.04%;中国平安原保险保费收入2545.15亿元,同比增长34.76%,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845.91亿元,相较上年同期的1318.42亿元,大增40.01%。
中国太保原保险保费收入1172.35亿元,同比增长25.85%。其中,太平洋寿险和太平洋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826.58 亿元、345.7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67%、1.79%。转型中的新华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36.73亿元,同比负增长。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赵湘怀表示,“2016年以来,保监会针对中短期产品规模、股东资质、权益投资等方面加强监管。与中小保险公司相比,上市保险公司业务结构更加优化,监管趋严有助于凸显其竞争优势。”
某保险公司部门高层人士与此观点相似,“保险公司应该更多关注长期期交业务、内含价值等指标,上市保险公司属于其中佼佼者。”以寿险公司转型代表的太平洋寿险为例,其一季度新业务大增68%,同业最高;高价值的期交业务在个险新单中占比高达97.5%,业务结构颇为理想。
市场、估值等因素加分
除上市保险公司自身因素外,市场环境、新规新政均会产生一定影响。东吴证券研究所所长、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丁文韬在研报中表示,保险股充分受益于利率拐点、消费升级和政策拐点,长期而言仍将继续上涨;短期而言涨幅明显,建议逐步建仓;偿二代利好上市保险公司,2017年准备金补提影响好于预期。
与此同时,某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短期利率下行结束,能够提升新配置资产的投资收益率,加上负债成本下行,有望扩大保险公司利差益,从而提升盈利空间。”
此外,赵湘怀认为,目前保险股估值已经处于较低水平。2017年P/EV已经降至0.9倍左右,已经处于五年来的低位,与银行、券商相比性价比更高。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保监会近期密集发文,推动保险业回归风险保障、强化保险监管、维护金融安全,这为保险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也被认为是保险股飘红的加分项。
例如,保监会下发的“1+4”系列文件,“1”指的是《关于加强保险监管维护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通知》,“4”指的是《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强化保险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市场乱象的通知》、《关于弥补监管短板构建严密有效保险监管体系的通知》、《关于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起到了防风险、治乱象、补短板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