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内地制造商经伪冒的保险中介人购买产品责任保险时受骗,涉及要出售的总值数百万港元货物。南都记者从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有关刊物获悉,香港警方亦披露了假冒保险中介人出售假汽车保单以及有保险中介人提交虚假文书或在保单持有人不知情下窜改保单持有人的资料,以操控保单等情况。
此外,南都记者获悉,香港保监昨日(5月31日)公布了2017年首季度的保险业数据。与2016年四季度情况一样,香港保监并未披露“向内地访客发出的新造保单保费”的数据及占比。
内地制造商遭遇伪造保单
南都记者昨日从香港保险业监理处5月的刊物获悉,去年,有内地制造商经伪冒的保险中介人购买产品责任保险时受骗。
根据警方披露的情况,数名制造商就出售总值数百万港元货物的生意签订销售合约。按照其中一项合约条款的要求,制造商需购买产品责任保险。其后若干中介人主动接触有关公司,声称可为其安排从香港购买保险。制造商向中介人支付保费后,通过电邮收到载有真保险公司名称的伪造保单。其后,有关产品出现问题,制造商无法根据保单索偿,遂向警方报案。
据调查显示,案中涉及的保单并非由有关保险公司发出,而有关中介人亦并非根据香港法例注册的代理人或经纪。
香港保监在刊物上表示,除商业保险外,警方近期亦接获多宗投诉,指有人假冒保险中介人,出售假汽车保险以欺骗车主。
另外,警方在其他案件中亦发现,有保险中介人提交虚假文书或在保单持有人不知情下窜改保单持有人的资料,以操控保单。这类欺诈行为包括伪冒保单持有人的签署以提取红利或贷款,以及伪造保单向保险公司骗取佣金。当被要求支付巨额保费,或由于所有红利和已缴保费均被提取一空,在提出申索时被拒,受害人才会发现被骗。
事实上,警方建议市民直接向保险公司或通过信誉良好的保险中介人购买保险,并避免把保费存入任何个人银行账户,亦不要向身分不明的保险中介人购买保险。
不过,多位香港保险业人士昨日尚未就此类情况进行交流。
除了上述警方收到的投诉外,亦有不少投保人向香港消费者委员会进行投诉。
南都记者昨日从香港消费者委员会获悉,2015年及2016年全年关于保险的投诉数字有363宗、381宗,而2017年1月至4月则有93宗保险类投诉。
香港寿险新造保单保费同比增一成多
备受关注的是,今年6月26日,香港保监局将成立,接手保监处的法定职能,规管保险公司。
根据香港保监的数据,2017年首季长期业务(不包含退休计划业务)的新造保单保费于与2016年同期比较,上升13.4%至438亿港元。
而在2016年首季度长期业务(不包含退休计划业务)的新造保单保费与2015年同期比较,上升5 .9%至386亿港元。
具体而言,2017年首季度个人人寿及年金(非投资相连)业务上升11 .2%至414亿港元,而2016年首季度则上升16.2%至373亿港元。此外,个人人寿及年金(投资相连)新造保单保费上升74 .4%至22亿港元,而2016年首季度则下跌70 .8%至12亿港元。
令人关注的事,至于向内地访客所发出的保单,新造保单保费为132亿元,占2016年首季个人业务的总新造保单保费(385亿港元)的34.2%。不过,2017年首季度尚未披露内地访客的数据。
不过,香港保险业近日对内地访客的业务依然相当乐观。
据悉,5月16日,香港保险业监理处与中国保监会于北京签订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等效评估框架协议,开展内地与香港两地保险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等效评估工作。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通过签订协议,两地最终实现等效互认,将促进双方保险业监管机构在国际偿付能力监管规划的制订过程中增进共识、加强协调、维护双方共同利益,为两地保险业争取公平合理的发展环境,以便两地保险业加强合作,并提升两地监管效能和市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