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上市财险公司中,亏损最多的当属浙商财险,其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6.49亿元,同比下降1372%。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至2015年,浙商财险表现出了不错的盈利能力,其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478.3万元、3127.4万元、-5521.5万元、3178.7万元、5166.7万元。不过,2016年,浙商财险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大幅下滑至-6.49亿元。
究其原因,这与浙商财险的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不无关系。2016年,浙商财险保证保险保费收入3398.88万元,而承保利润却为-3.68亿元,大幅亏损;2015年,浙商财险保证保险保费收入5672.67万元,承保利润达到2395.70万元。此外,浙商财险其他几大险种2016年的承保利润也均由盈转亏。
某财险公司高层人士坦言,“保证保险是保险,不是担保。保险产品必须符合大数法则,保证保险应该体现小额、分散和风险可控原则,应该始终坚持将风控作为第一原则,寻找优秀可靠的合作伙伴,将保证保险当作风控工具,而不是风险袋子。”
对此,浙商财险在年报中表示,2016年下半年其调整了该项业务策略,对单笔投保额大、风险集中的业务进行控制,重点开展单笔投保额小、风险分散的业务。
此前不久,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加强新型保险业务风险防控,要求保险公司重点防范信用保证保险、互联网保险等新型业务的风险。
车险马太效应明显
除保证保险这种新兴业务外,车险则是财险公司重中之重的业务。目前,车险马太效应明显,强者恒强,弱者恒弱,非上市财险公司中车险承保盈利的公司为数不多,如阳光产险、安邦财险、永安财险、国寿财险、华安财险等。
以阳光产险为例,2016年,阳光产险净利润10.3亿元,其中车险承保盈利5.38亿元,为其贡献超过一半以上的利润。
非上市财险公司的情况折射出中小财险公司在车险上的窘境,与行业巨头形成鲜明对比。以上市保险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为例,2017年一季度,人保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86.31亿元,同比增长8.57%;净利润46.21亿元,同比增长8.8%;手续费支出127.37亿元;业务及管理费129.08亿元;赔付支出448.79亿元。
同期,平安产险实现净利润33.90亿元,综合成本率95.9%;保险业务收入536.61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车险保费收入410.35亿元,同比增加10.0%。
对此,某财险公司车险负责人表示,“车险始终是大型财险公司的天下。在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后,一些大型财险公司通过高额补贴抢占市场份额,这些补贴包括给予业务员、中介的费用,以及客户的补贴等,使得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中小财险公司经营情况更为吃紧。”
该人士建议,“共享是一个出路,借助信息中介的力量,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国外有类似的第三方机构,这种平台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保险公司自己选择。此外,可以建立细分市场,中小财险公司若高举高打地试图覆盖全部消费者,将难以取得奇效,倒不如深入钻研某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