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银行 保险 / 汽车 / 房产 / P2P > 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地人赴港购买保险产品,香港保险从业人员的版图近年来也在不断扩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地人赴港购买保险产品,香港保险从业人员的版图近年来也在不断扩大

2017-06-23 15:33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内地客户在赴港前没法看到具体的投保条款,仅凭借抵港之后的有限时间,能否充分认知其中的风险呢?

此前,内地保监会已就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相关风险做了公开提示。业内人士称,香港的一些保险经纪在推销一些锁定期长的分红保险产品时,往往对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避而不谈,只是介绍有可能产生的最高分红比例。

记者了解到,对于保险购买者来说,分红实现率是保险产品极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不少保险经纪在推销保险时,所宣传的预期红利比率基本等同于100%,但事实上,过去几年香港部分大型保险公司的分红实现率均未达到100%,大部分在50%~75%之间。

今年1月1日,香港保监处开始实施的《承保长期保险业务(类别C业务除外)指引》规定,保险公司需在其官网披露还在产生新保单的各产品的非保证回报部分的分红实现率,该披露至少每年更新一次。该指引还指出,保险公司需要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根据实际经验和投资展望对非保证红利进行审核和调整。而对万能人寿险也要求披露过往年份的派息率。

除了无法保障分红外,汇率的风险更是不能小觑。

内地客户购买的香港保险一般是以港币或美元计价,一旦出现汇率大波幅动,投保者就会出现资产缩水的情况。此外,虽然购买香港的保险产品理赔较方便,但是一旦发生理赔纠纷需要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的时候,客户将要承担法律诉讼费用,成本要比在内地高出许多。

可喜的是,目前两地的保险监管正在相向而行。5月16日,内地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北京会见香港保监处专员梁志仁,并签署了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等效评估工作的框架协议,促进两地保险市场的进一步相互开放和融合。记者从保监会了解到,下一步其将启动对香港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等效评估工作,并出台在监管等效基础上对香港保险业的优待政策。也许到那个时候,在香港买保险,就更“保险”了。


标签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