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用来保障的,尤其是长期保障,所以保险提供长期资金只是一种伴生现象,保险行业在投资过程中要谨慎小心。”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用警示的方式提出了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维度。
而朱俊生的表述更为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首先在于发挥保险核心功能。”他认为,保险业应当分散和转移实体经济运行中的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法律责任以及信用等风险,积极防灾减损,利用专业的风险管理技术减少社会财富的损失。
在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构筑实体经济的风险管理保障体系”,包括完善社会风险保障功能,完善农业风险管理机制,增强保险增信作用等。
比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稳就给出了一个数字,针对2015年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汽车全面亏损,仅他所在的企业即支付超过1亿美元的保险赔偿金。“在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国际交易中,企业的海外投资面临非常大的汇率波动风险,信用保险的杠杆保障对企业的意义非常重要。但是很多人还不太了解信保的作用。”王稳说。
其实,信用保险不被大众所了解,也反映出保险为实体经济提供风险保障的水平有待提升,范围有待扩展。“我国‘走出去’企业对出口所在国的政治风险市场需求特别大,但是供给非常不足。不论是机构还是资金、人才,都严重不足。”王稳表示。
朱俊生也提出了这一问题。他认为,目前保险业通过经济补偿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的支持还不够,突出体现在财产保险的保险密度和深度水平都不高,保险的渗透率有限。以民营企业发达的某地区为例,平均6个企业有1张企财险保单,这说明即便在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企财险的渗透率都比较低。
此外,朱俊生还提出,以资产价格泡沫为重要表现形式的通货膨胀损害企业家创新。因此,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为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这样保险和实体经济的结合才有更深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