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绩表现方面的考虑,上市公司投资人工智能主要集中在发展相对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各种应用场景方面,包括语音识别、自动驾驶、无人机、智能机器人,以及各种传感器、计算芯片等硬件领域。
风险投资仍为主力
风投数据公司CB Insights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共有173宗投资交易,成为近5年来投资最活跃的一个季度。其中,4宗大额投资分别为:生命科学初创企业Zymergen获得1.3亿美元B轮融资;计算机视觉初创企SenseTime获得1.2亿美元B轮融资;面部识别初创企业Face++募集1亿美元C轮投资;以色列人工智能公司Voyager Labs获得1亿美元投资。
此外,以色列约车应用Gett获得3亿美元少数股权投资;汽车科技公司Zoox获得2亿美元A轮投资;网络安全初创企业StackPath获得1.8亿美元私募股权融资。
从全球范围看,PE/VC等早期股权投资机构仍是人工智能投资的主力。其中,Data Collective是人工智能领域最活跃的风险投资者,2012年以来已经投资超过20家人工智能企业。Khosla Ventures和英特尔排在第二位,投资均超过15家企业。
国内市场方面,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顺为资本、IDG资本、联想之星、高瓴资本等创投机构,成为人工智能投资的主要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科技巨头积极直接投资或收购创业团队,谷歌、苹果公司、微软公司收购次数居于前列,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国内科技公司也加大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尽管人工智能产业前景广阔,但目前整体盈利能力仍然不足。基于盈利能力考虑,参与设立并购基金、收购较为成熟项目以及内生式发展,成为上市公司布局人工智能的主要方式。
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聚龙股份、浙大网新、梅泰诺等多家公司发布公告,参与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关注的重点行业即包括人工智能。投资人士指出,通过这种方式,上市公司可以在财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早期介入一些潜力项目。
传感器、计算芯片等相对较成熟的硬件标的,成为上市公司收购的重点之一。联络互动先后通过收购雷蛇、Avegant硬件厂商,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智能硬件体系。
无人驾驶、人脸识别等应用场景,成为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领域。比亚迪、福田汽车、长安汽车等多家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已布局无人驾驶领域。在2017年亚洲消费电子展上,京东、苏宁、海尔、长虹等品牌分别推出智能冰箱、智能空调等家居产品。东方明珠近日公告,公司与微软(中国)及微软亚太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入推进智能云及人工智能新技术研发及媒体行业应用的技术合作。根据公告,东方明珠拟采用微软AI技术和Azure智能云平台,打造智能家庭互娱平台及终端。
今年4月,发改委高技术司公布了2017年“互联网+”重大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在22个项目中,4家AI公司的项目上榜,包括百度、科大讯飞、腾讯和重庆中科云丛科技,拟支持的项目均为这几家公司的“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人工智能云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