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浸淫保监系统多年的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虽然没有正式的发文和官方说法,但从实际情况观察,保险公司的批筹从今年2月开始已经停止了。
而由于近期保监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开业验收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对保险公司开业准备过程中的资金、人员、战略、公司治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使前期保监会已经批筹的公司,如果不认真准备也可能通不过验收,最终保险牌照梦断。
更可能梦断的则是那些正在申筹、尚没有拿到批筹通知的机构。上述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排队等待批筹的保险公司有一百多家,由于每一家保险公司背后都有不止一家实力雄厚的各类资本,保监会停止批筹之后,上百路意在保险牌照的资本短期内都将与牌照无缘。
资本热情减退
翻看证监会官网的机构审批结果公示,记者发现,最近的一家保险公司批筹通知是《关于筹建融盛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公示的时间是2月8日,通知落款时间则是2017年1月25日。
视线放宽到整个上半年,保监会则先后批复了北京人寿、中国人民养老保险、海宝人寿、国富人寿、国保人寿、融盛财险等6家保险公司的筹建申请,而且前两家公司虽然上网公示日期为2017年,内文签署日期则是去年12月。
事实上,今年以来,保监会只批筹了4家保险公司,而且批筹时间全部集中在1月。相比2016年全年20多家的批筹速度,保监会事实上停止批筹的判断已越发明显。
或许是看到监管部门态度的变化,今年以来各路资本竞相申请保险牌照的热情明显减退。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共有73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参与投资设立42家保险公司。截至今年6月20日,只有14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参与设立12家保险公司,而去年同一时期,共有34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拟参与投资设立19家保险公司,同比锐减超五成。
甚至已开始筹备保险公司的各路资本之间也出现了分歧,一些股东宣布不再参与发起成立保险公司,有个别保险公司的筹备组甚至已经就地解散。
上市公司美盈森即为其中一家,今年 3月18日,美盈森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优化公司经营结构,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推进公司在金融领域的布局,拟使用自有资金出资不超过1.5 亿元参与发起设立长青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月15日,美盈森再度发布公告称,鉴于公司与长青保险公司筹备组就有关事项的认识存在不同意见,决定终止参与发起设立长青保险公司。某上市公司牵头设立一家健康保险公司的计划则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资料已准备好的情况下决定暂停申请,并没有将申请材料递交到保监会。另一家保险公司的筹备组则在4月已经出现人员离职,仍在坚持的员工则表示保险业地震使工作很难推进,很多事情只能等待。
甚至一些已经拿到批筹的保险公司,股东意见也出现了分歧。本报记者获悉,一家去年已经拿到批筹通知的保险公司,就因为内部股东变化没能按时开业。上述保监系统人士则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考虑到监管政策环境趋严等原因,短期内保险公司不会再批筹,仍在排队的筹备机构拿到牌照可能遥遥无期。
开业难度加大
不仅批筹停止,已经拿到牌照的公司也并不轻松。
6月23日,保监会对外发布《通知》,将矛头对准已获准筹建未开业的保险公司,从股东资质、入股资金来源、股权结构等方面加强保险公司开业验收工作,旨在从源头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通知》称,筹建期间股东不得转让或变相转让所持有的保险公司股权,如违反此项规定,保监会将责令限期整改或不予批准开业,并将相关股东和当事人列入准入负面清单,限制其在保险业的投资活动,明确将 “打酱油”参设保险公司的社会资本列入负面清单。
与此同时,入股资金来源也将被重点审查。《通知》要求,股东出资资金应来源真实、合法,符合监管规定要求,资金来源存在疑点的,保监会将进行追溯审查,要求补充说明每一级资金来源方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这与2014年《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修订过程中的导向明显不同。当时,有关股东设立保险公司资金来源的问题曾被重点关照,文件原有“股东应当以来源合法的自有资金向保险公司投资,不得用银行贷款及其他形式的非自有资金向保险公司投资”后添加了“中国保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一修改被认为给了监管部门判断保险公司资金来源的自由裁量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保险公司股东资金来源。
彼时,正是保险业 “新国十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发布,保险行业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政策红利期。2011-2015年获批筹建的保险公司数量分别为13家、7家、6家、16家、14家,2016年获批筹建23家保险公司更是创下了自2005年以来的10年新高。
眼下,由于出台了《关于保险公司开业验收工作的通知》,已经拿到批筹通知,准备开业的保险公司,在准备开业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做更多更具体更严格的准备。前述保监系统人士告诉记者,“如果不认真准备,恐怕就有可能不能通过验收,最终拿不到牌照;而以前已经拿到批筹文件的筹建保险公司,很少出现验收不通过的情况。”
他告诉记者,事实上,设立保险公司的门槛并不低,按照《保险法》的要求设立保险公司的主要股东应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等条件,资本之所以竞相申请牌照,这主要是看中其盈利能力及较高的附加价值。
一位不愿具名业内人士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门槛高低不是问题,依法设立门槛,以及对所有市场进入者公平透明才是关键问题。我们需要矫正过往,抛弃‘长官意志’,依法监管,厘清规则。所谓‘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根源就在于规则不清。”
狂飙之下留隐患
如今保险业之所以要停下面对强监管的修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前跑得太猛,偏离了应有的发展轨道。
时间回到2011年,项俊波空降至保监会主席任上时,全行业原保费当年收入只有1.43万亿元,较2010年同比下降1.3%;投资端,保险公司亦面临着大难题,限制过严的险资投资政策,使得险企在投资上放不开手脚,收益率长期在低位徘徊。
密集调研之后,曾经的明星官员开启了大刀阔斧的保险业新政。投资端,银行、信托、证券理财到境外市场投资工具全面对保险资金开放,混业经营效果立竿见影,2013年至2016年,保险业投资收益率分别达到5.04%、6.3%、7.56%、5.66%。负债端,按照“交还定价权”的改革精神,保监会先后实施了普通型、万能型、分红型三种人身险产品的费率政策改革,分红利率上限放开,保险理财产品从众多金融产品中脱颖而出。
项俊波在位的近6年间,保险行业高速发展,各类资本纷纷发起设立、收购、参股保险公司,市场上一度流传“每一个资本大佬都在觊觎着属于自己的保险牌照”的传说,这位前主席则发出了50张保险牌照,并公开表示还有200家保险公司在排队等待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