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前5个月保费数据的披露,寿险公司规模保费的数据也随之出炉。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显示,1-5月,有数据可对比的74家险企中,有39家规模保费出现同比下滑,其中有17家规模保费下滑但原保费出现增长。
昨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寿险公司未计入保险合同核算的保户投资款和独立账户新增交费3206亿元,同比下降了60%(详见本报《前5个月万能险保费下滑近六成安邦人寿降98.51%》报道)。“这一数字的下降,恰恰体现出保险业的转型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行业的业务结构更加合理了,产品创新也更加回归保险的本源,对于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35家险企规模保费上升
从行业保费增速来看,陈文辉表示,今年1-5月,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25.88%;其中财产险原保费收入3956亿元,同比增长11.65%;人身险原保费收入16335亿元,同比增长29.89%。
分项指标来看,前5个月规模保费排名前十的寿险公司分别为国寿股份、平安寿、安邦人寿、太保寿、华夏人寿、人保寿险、泰康、富德生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规模保费分别为34516642.04万元、24915899.17万元、19106537.19万元、10135437.2万元、10074362.28万元、8565741.48万元、8440959.71万元、7796648.56万元、7148920.88万元、5261655.27万元。
从规模保费增速来看,排名前十的寿险公司分别为平安健康、陆家嘴国泰、太保安联健康、君龙人寿、交银康联、德华安顾、恒安标准、信诚、华泰人寿、中宏人寿,增速分别为211.77%、195.48%、183.39%、92.01%、68.81%、61.52%、56.60%、51.32%、46.87%、44.95%。
与规模保费增速不同的是,前5个月原保费同比下滑的险企明显少于规模保费同比下滑的险企。从原保费增速来看,有22家寿险公司出现同比下滑,而规模保费下滑的险企达39家,也就是有17家险企的规模保费下滑,但原保费出现增长,这也反映出行业在加速转型保障型产品。
具体来看,原保费排名前十的寿险公司分别为国寿股份、平安寿、安邦人寿、太保寿、人保寿险、太平人寿、泰康、富德生命人寿、新华、华夏人寿,原保费分别为29849990.72万元、20174827.39万元、18880741.2万元、9374555.95万元、7811769.59万元、6918079.73万元、6688209.41万元、5254999.13万元、5015425.89万元、4831347.54万元。
原保费增速前十的寿险公司分别为:中融人寿、安邦养老、华夏人寿、君康人寿、恒大人寿、中华人寿、复星保德信、安邦人寿、东吴人寿、昆仑健康,增速分别为1031515.10%、842685.51%、556.16%、553.88%、500.68%、452.74%、427.10%、341.11%、296.40%、256.47%。
规模保费同比下滑但原保费增长的险企包括安邦养老、中华人寿、弘康人寿、前海人寿、光大永明、信泰、复星保德信、君康人寿、北大方正人寿、东吴人寿、幸福人寿、华夏人寿、珠江人寿、合众人寿等险企,其中有11家原保费增速超过100%。
四险企份额提升6个百分点
在一大批寿险公司规模保费下滑同时,大型险企开始夺回市场份额。《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显示,今年前5个月,四大上市险企部分(国寿股份、平安寿、太保寿、新华)规模保费占人身险行业规模保费的38.99%,而去年同期为32.26%。四大上市险企今年前5个月夺回6.73个百分点。
但引人注意的是,虽然这四家险企规模保费市场份额出现上升,但原保费市场份额却出现下滑。数据显示,前5个月,四大上市险企寿险部分市场份额为40.29%,而去年同期42.59%,同比下滑2个多百分点。
由此可见,在行业转型保障型产品的同时,寿险市场规模保费集中度提升;但随着各中小险企保费策略的变化,各险企对保障型产品的竞争的日趋激烈,原保费集中度出现下降。
平安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表示,2017 年 5 月,行业保费整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是受到 2016 年收益率下滑、万能险规模大幅收缩的影响。 2017 年,保险行业资产配置面临着较大挑战,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回暖,收益率有望提升;且随着监管倡导行业回归保障本源,行业保费结构持续改善,保障型产品占比不断提升。“我们仍看好我国保险行业的长期发展,同时大型上市险企在此轮监管导向中受益,维持行业”强于大市“的评级。”
(原标题:39家险企规模保费下降 其中17家原保费增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