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如何让老百姓“老有所养”成为当务之急。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一家独大”,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远不能满足民众养老需求。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部署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工作。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养老保障仍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企业年金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规模较小。今后,在一系列政策红利的支持下,商业养老保险的保费规模或将长期显著增长。
一
税延养老险试点提上日程
此次的意见亮点颇多,包括扩展商业养老投资领域、丰富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供给等等,都令保险行业感到振奋。其中,最大的好消息无疑是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终于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据了解,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文件),首次提出要适时开展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试点。此后,中央多份文件就税延养老保险政策试点都有过相同和相近的表述。但多年过去,税延养老保险的落地时间始终没有确定。
有险企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和之前推出的税优健康险相似,都享有政策红利,可以在一定额度内当期免税,前者是年金险,后者是健康险。具体来说,参保这一险种,保费部分可免于征税。“这类产品也是年纪越大,风险保费占比越高,因此,越早配置越好。”
对于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有些“难产”的原因,该人士推测,单个此类产品的税收减免优惠有限,但从国家层面来看,特别是经过多年累积,税收减免总额非同小可,但到底如何操作仍是问题,因此,推出时需要考虑得更完备一些。
对此,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表示,税延养老保险在落地实施方面还有一些难点。首先表现在征税方式。我国个人所得税以单位代扣代缴为主,个人直接纳税操作相对复杂。与税优健康险相比,税延养老险更为复杂,税收递延是当期免税,领取时还要缴税,操作流程复杂、业务延续时间长,如何理顺和简化流程是个难点;二是在社会认可度和购买意愿方面。税延商业养老保险是新事物,同时养老保险资金需长期锁定,社会公众对其认可和接受有一个过程,税优力度也决定了其对百姓的吸引力;三是在产品设计方面。如何设计满足广大群众差异化、个性化的养老保障需求,提升产品销售和经营的透明度和灵活性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解决。
据了解,近年来,保险业积极开展税延保险试点的配套准备工作,包括在产品设计、制度制定、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目前,已经有了初步的产品示范条款、税延保险制度框架,税延保险信息平台建设也基本就绪,能够确保试点政策出台后在较短时间内落地实施。
二
商业养老险发展或提振经济
与此同时,《意见》中还提出要推进商业养老保险资金安全稳健运营,并从三个方面对商业养老保险的投资范围进行了拓宽。比如,支持商业养老保险资金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形式,参与重大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服务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活性服务新业态等发展,助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商业养老保险资金依法有序参与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等领域投资,为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稳步发展商业养老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业务,合理配置境外资产,优化配置结构。
对于境外投资业务的拓展,有养老险公司人士表示,此前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都限于境内投资,而这次《意见》则提出审慎开展商业养老保险资金境外投资,这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资金配置无疑是利好。值得注意的是,《意见》还提出了境外投资的方向,例如,支持商业养老保险资金通过相关自贸试验区开展境外市场投资;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有序参与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主导的投资项目,更好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
受一系列政策的提振,7月5日,沪深两市保险股普遍上涨,其中,新华保险上涨7.27%、中国平安上涨5.22%、中国太保上涨4.23%,涨幅均在4%以上。在保险股带动下,当日,沪综指和深成指分别上涨0.76%和0.82%,上证50指数涨幅更高达1.47%。
海通证券表示,养老保险业的发展将有效促进养老服务金融产业的发展,同时,养老服务金融会逐渐引起银行、信托等行业的高度关注。老龄产业作为一个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综合产业,决定了其发展对其他产业既有依赖又有渗透,产业发展涵盖全行业。面对我国所处的老龄社会初期阶段现状,以及老龄产业百亿级的市场需求,将促使众多行业对产业发展机遇展开探索与布局,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转型步伐。
三
扩大商业养老险产品供给
事实上,对于此次《意见》大幅提升商业养老保险的地位,市场普遍认为这与我国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不无关系。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2.3亿人,占总人口的16.7%;65岁以上人口达1.5亿人,占10.8%。据预测,2050年中国老年抚养比将由目前的2.8∶1达到1.3∶1,养老保障压力继续加大。
据悉,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养老金整体替代率水平约为75%。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包括三大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国家层面)、企业/职业年金(企业层面)、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层面),合计替代率水平距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水平不足1%,远远不能满足民众养老需求。
目前,中国设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储备基金,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国有股减持以及彩票公益金等。截止2016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合计53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支出合计468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净资产不足0.7万亿元。第二支柱方面,虽然企业年金早在2004年就在企业中试水,但截至2016年底覆盖率仍较低。在此背景下,作为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商业养老保险主要包括年金产品和储蓄型长期寿险产品。然而,不同寿险公司所提供的商业养老产品种类大致相同,同质化程度高且产品创新不足。此次《意见》明确提出,针对独生子女家庭、无子女家庭、“空巢”家庭等特殊群体养老保障需求,探索发展涵盖多种保险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养老保障计划。允许商业养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具备长期养老功能、符合生命周期管理特点的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
养老人群有其特殊性,如就医、家庭护理、意外医疗等需求比中青年时期有明显差异。平安人寿一直以来重视创新,聚焦“科技+、产品+”,并已有实际运作经验。在产品设计上,重点在于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同时管理好风险,未来会推出老年意外、护理相关产品,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原标题:商业养老险迎“春暖花开”)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