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银行 保险 / 汽车 / 房产 / P2P > 互联网保险技术重塑保险价值链 直击传统保险痛点

互联网保险技术重塑保险价值链 直击传统保险痛点

2017-07-24 11:17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张颖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国际金融报

把运动手环绑在狗身上增加健康指数,以换取更低保费,保险公司会知道吗?无人驾驶汽车诞生后,车险还会存在吗?消费金融井喷发展,金融公司难以解决的风控问题,保险能解决吗?

  你以为这是在讨论医疗健康、无人驾驶和消费金融的问题?其实,这是关于保险科技的课题。在日前举行的朗迪金融科技峰会上,众安科技首席执行官陈玮提出:“保险生态圈正在跳出原来的边界,迅速和其他生态圈进行融合,而科技带来更低成本、更有效率的连接,比如,保险生态圈和消费金融圈的融合正在发生。”


  保险不只是风险转移


  得益于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发展和普及,使得消费金融的业务模式得到极大丰富。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个人短期消费信贷的规模约为5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互联网消费金融占比快速提升,2017年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贷款余额将超万亿元,预计2020年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

  在陈玮看来,保险在互联网消费金融里承担了两大角色:“一是大家都知晓的风险转移的角色,比如,为消费金融提供信用保证保险,针对信贷风险转移发挥作用;二是数据聚合的作用,这也是保险在互通互联时代里承担的更为重要的角色。科技使得保险机构在采集大量与消费金融数据时成本更低,风控更灵活和深入。从这个角度,保险是消费金融价值链运行的保障。”

  事实上,过去4年,保险科技不只融入消费金融,还快速进入了电商、OTA(在线旅行社)市场、医疗健康等领域。保险为何能迅速进入各个生态圈?

  陈玮说:“因为技术。”

  根据2017年埃森哲保险业技术远景报告,87%的保险公司认同技术不再是线性方式突破,而是呈指数级突破;86%的保险公司认为他们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加快创新步伐;96%的保险公司认为数字化生态系统对保险业将会带来影响。

  保险的场景化应用给了互联网保险公司更大的想象空间。

  海绵保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许贵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都在逐步成熟,如何将这些技术与消费场景紧密结合,将是保险科技实际落地的突破点。”

  许贵生将海绵保定义成一家聚焦在场景消费保险的保险科技公司,通过深挖场景消费的痛点,与场景紧密结合并运用科技手段加速保险方案的落地。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受众的实际需求、通过人工智能的手段将理赔自动化等,都是在用互联网手段重构保险体验,将过去“被动、低频”的保险产品,变为用户“主动、高频”的需求。

  以航延险为例,许贵生向记者详解了互联网保险如何与消费场景紧密结合,以及保险科技如何提升用户体验。

  “当雨季来临,航班延误会比较多,与过去需要向保险公司单独申请、航空公司开证明等繁琐的理赔流程相比,现在的航班延误险通过技术手段做到自动赔付。”许贵生指出,“当航班延误发生时,乘客可能刚出机舱门,理赔款就会自动到账。这是个非常简单、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保险科技的例子。”


  技术重塑保险价值链


  现在来回答最初的问题:把运动设备绑在狗上增加健康指数,保险公司会知道吗?

  答案是肯定的。

  “大数据将有助于保险公司更好地把握客户需求及风险情况,推进精准的产品设计、定价、核保和营销。”陈玮告诉记者,健康保险不需要消费者提交体检报告才给出保费报价,经用户同意后,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智能设备收集个人体征数据,如果你每天坚持运动,根据这些运动数据,健康保险的定价就会相对较低。如果把设备绑在狗身上增加健康指数,保险公司的大数据风控分析完全可以区分出来。

  数据对于互联网保险而言至关重要。

  大象保险首席执行官杨喆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优势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的手段,以在线的方式帮助C端用户解决保险智能匹配的问题,从而改变传统保险在销售、理赔等环节中的诟病,重塑保险价值链。”

  “具体地,我们会从医院、健康管理公司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用户数据,做一些标签化的预算,从而获得用户在健康领域的偏好,再结合用户在自有平台上的行为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一个有消费场景的主动营销方式,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品解决方案。”杨喆分析。

  值得关注的是,健康险是最容易切入用户的产品,而保险用户又是最容易切入金融属性的。

  杨喆分析:“一方面,互联网保险与传统保险的产品结构和用户人群有很大差别。互联网保险往往会选择一些便于理解、容易接受的产品进行销售,健康险产品符合这些特点。更重要的是,把健康险作为切入口,寿险、养老险的接受程度会更高,消费者二次购买的几率也就提高了。另一方面,保险用户转化成金融属性,理财或借贷类用户的概率是100%,理财或借贷类用户转化成保险用户仅有20%。不过,这个趋势正在逐步提升,由此可见,大家对保险的意识逐步加强。”

  陈玮强调:“保险和其他生态的融合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未来3年,互联网上很多行为都跟保险有关。保险不应只是产品,还应是服务,这其中科技无法缺席。”


  强监管非抑制创新


  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保险正在引起监管的注意。无论是信用保证保险业务新规,禁止保险公司与不符合互联网金融相关规定的网贷平台合作以及超额承保网贷平台信保业务;还是商车险二次费改,加强对第三方网络平台合作车险业务的合规性管控,似乎都在释放一个信号——强监管。这是否意味着抑制创新?

  通用再保险亚太区首席执行官蔡端绵认为:“恰恰相反,与美国相比,中国监管者对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创新更包容。加强监管更有利于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对于车险,杨喆告诉记者:“这是一个罕见的刚需型产品,保监会对车险费率的监管一直非常严格,包括佣金、折扣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作为一个互联网平台无法给客户带来差异化的服务。”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保险完全没有机会。

  许贵生认为:“我们用互联网产品经理的思路,看到的是用户需求。比如,驾考宝,在已有的只保科目一或科目四的保险产品基础上,增加了对科目二和科目三的保障。因为科目二和科目三的通过率比较低,这是消费者的痛点,也是传统保险精算师眼里的风险。同时我们用到腾讯做产品的思路,不断去迭代这个产品。”

(原标题:技术重塑保险价值链 互联网保险直击传统保险痛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