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银行 保险 / 汽车 / 房产 / P2P > 《中国金融》|互联网保险的突破与监管

《中国金融》|互联网保险的突破与监管

2017-07-24 16:50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目前各方对互联网保险存在不同的解读。据了解,欧美国家并没有对应的概念。随着“保险科技”等新概念的出现,互联网保险这个概念好像有点儿过时了,大有被取代的趋势。在笔者看来,人们最初谈互联网保险,是把互联网当做一套复合性的技术体系来使用的,也因此,保险科技可以算作是互联网保险这个大概念之下的一个观察维度。到后来,人们开始聊“互联网思维”的时候,是从一种商业模式或者产业形态的角度来谈这个话题。总而言之,互联网保险是一个标识度强、内涵丰富且不断变化的概念。细究起来,笔者认为这个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理解。

一是经由互联网门户渠道销售保险。这个维度非常直观,保费上容易量化统计,因此成为早期的主流定义,官方的统计指标就是基于这个来设计的。但显然,这个维度的缺陷也很大。一方面,它无法反映整个保险运营体系对互联网技术的吸纳程度,而这一点更为重要和实质;另一方面,这个定义过于狭窄,形成很多统计上的尴尬,在保险销售端因采用互联网技术变得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往往出现统计结果上的偏差。比如,大家明明感觉行业的互联网化程度在加深,但统计指标却经常指向相反的方向。

二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保险经营管理进行改造。近些年来,全行业一直积极引进和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对保险公司运营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和作业方式进行持续改造和升级。不同的公司,不同的环节,改造的程度不同。这个维度更接近于所谓“保险科技”的内涵,是一个不限于销售端而是整体观察的维度。这个维度的问题是不便于量化,没法形成一个直观的统计方式。业界曾尝试建立一套相对客观的观察指标,如互联网“转化率”“替代率”之类的,但目前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成果。

三是基于互联网带来的商业模式的改变。有时候大家说互联网保险,更希望听到的是玩法的不同、模式的改变。比如,低至几毛钱甚至几分钱一张的保单,就是对传统“大而整”的产品模式的改变;微信营销、第三方平台、比价网站的出现,就是对传统销售模式的改变;车险分、线上定损等就是对运营作业模式的改变;等等。这个维度脱离了技术思维,现实中大家也都能明显地观察到,但定义上却更难把握。近些年来,这类经营模式上的小变化不断涌现,逐步积累,正一点一点地改变整个行业。

互联网对传统保险的改造

  • 产品方面

互联网保险诞生以来,大家印象最深的产品创新,主要来自于与网销和旅行相关的几款场景化产品,如退货运费险、航班延误险等。这些产品非常细碎,在传统经营条件和成本约束下是不可能存在的。这当然也是一种创新,但只是小创新,不足以说明互联网对保险产品模式的改造,真正的改造应该来自于保险的主战场,产险领域当然是车险,人身险领域应该是寿险和健康险。

车险的“远忧”来自于无人驾驶,虽然我们可以安慰自己说,到时候保险的重点会转向保险系统安全和产品责任,但毕竟风险总量减少,市场容量自然大幅下降,承载不了目前这么多的供给。车险改造的“近虑”来自于车联网,这两年大家都很有积极性,很遗憾目前还没有说服力和推广性都很强的产品研发出来。

笔者个人认为,互联网保险未来对寿险产品的改造,可能是被大家严重低估的一个部分。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互联网商业的主张是什么?大家都公认,互联网奉行极简主义,产品越简单越容易被互联网化。笔者一直持这样一种观点,在商业世界中,信息不对称越严重的领域,越会被互联网改造,改造的幅度也会越大。所有复杂的产品,都有被互联网解构、简化、重组的可能,通过人为复杂化而建立起来的市场保护壁垒,一定会被打破,更可能被颠覆,这方面的精彩故事很多,这也是互联网商业被追捧被推崇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寿险产品一定是复杂的吗?从精算的角度讲,寿险产品无非遵循风险定价和收益定价两个原则。如果按照风险定价含量排序,含量最高的也就是100%风险定价、0%收益定价的所谓“消费型”产品,没有现金价值,保费不会返还。这类产品对客户而言杠杆率高,保额大但保费少。由于保费统计和资金归集贡献小,过去不太受公司重视,客户也很少接触到,市场份额很低。含量最低的也就是0%风险定价、100%收益定价的,是不包含任何风险保障内容的纯理财产品,这是最近几年保险市场的主角,目前监管部门对这类产品已经表达了明确的政策态度。除此之外的寿险产品,都基于风险定价和收益定价的混合。从这个角度来讲,寿险产品其实不复杂,可以拆分,可以比价。道理很简单,但现实的情形却是,正是由于这种混合,再加上我们在收费、账户和赔付方式上的技术性调整及组合变化,寿险产品变得非常复杂。

第三,寿险产品为什么被复杂化了? 或者说,为什么寿险产品总是投资加风险保障的混合形态?最初可能是销售成本因素导致的。寿险诞生之初,纯消费型险种由于件均保费低,销售成本无法摊薄,只好被市场放弃。采取投资加风险保障的混合形态,件均保费大幅度提升,销售成本能够覆盖,市场才得以形成。寿险产品复杂化使得营销的重要性加大,为营销员的存在提供了空间。产品复杂化也使得价格隐形化,为营销员的组织化提供了可能。营销员高度组织化以后,组织利益又反过来固化原有的产品形态。换句话说,复杂的产品和庞大的营销员队伍之间,实际上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保险产品都是被“卖出去”的。有的公司评估,一件保险产品能够被卖出去,个人营销的作用要占到八成以上。一般来说什么样的产品决定什么样的销售,现实中也可能是,什么样的销售决定什么样的产品。

第四,有没有还原的可能?笔者坚信,为客户创造价值,是任何商业的终极制胜之道。互联网的存在,会一步一步逼迫产品简单化,价格透明化,增强消费者的话语权。在互联网条件下,只有那些简单、透明、直抵客户需求痛点,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而不是沦为渠道利益或者公司暴利附属品的产品,才会有长期的市场空间。坦率说,为什么这些年理财产品能够卖出这么大的量,和这些产品的“简单粗暴”是有关系的。目前有一些公司尝试设计不返还的纯保障寿险或健康险产品,通过网络销售降低销售成本,价格低廉,一度成为市场爆品。过去常有人说,国人不理解风险,更习惯返还型产品,否则风险不发生时会觉得吃亏。事实证明,如果价格公道,真正解决客户保障需求的痛点,保险的道理客户很明白,也是买账的。对于寿险产品的收益定价部分来说,道理很简单,就是要拼投资收益,因为这是客户在这个问题上的核心利益诉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从来都是至关重要的。总之,在客户的推动下,寿险产品保障与投资两种功能的拆分、简化可能会形成一种方向。

  • 渠道方面

销售一直是保险公司最关心的问题,虽然大家似乎都形成了寿险产品不适合网销的思维定式,但从趋势上讲,随着消费习惯的代际更替和产品的改造,网销保险的份额只会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或早或晚,有两种趋势是大概率的。

其一,第三方平台的做大。随着网购习惯的形成,“货比三家”将成为保险购买的习惯性动作,客户入口自然会汇集到平台上来。如果大家对这点还有怀疑,可以看看酒店业,除了少数资深商务客户,谁还到酒店的客户端去订房?当然,保险业在某些方面不同于酒店业,是一个供给相对集中的行业,品牌、服务和信息的地方性没那么严重,在保险公司想方设法“直达客户”的大背景下,第三方平台的做大是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也许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

其二,保险营销员队伍的分化和替代。强大的营销员组织体系,增强了渠道的凝聚力和销售的执行力,但同时也加重了销售成本。短期来看,随着行业互联网化程度的加深,一些为减少组织层级、提高底层营销员佣金占比而设计得更加扁平化的网络平台开始出现,原有的营销员组织体系正在逐步迁移。更长远来看,营销员队伍真的是保险销售不可或缺、互联网难以撼动的领域吗?成本过重的营销员模式,一定会逼迫投资人和经营者千方百计寻找替代模式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可能。

  • 运营模式方面

如何建立与成本压力和业务需求相适应的技术环境,是保险公司互联网化过程中一个实践上的难题。换句话说,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研发和软硬件投入太大了,小公司很难承受。随着一些科技公司的深度介入,小公司也可能参与进来,这将更彻底地改变行业的形态和布局。

最近,蚂蚁金服推出了“车险分”,据说未来还要推出“健康分”,以及远程智能定损理算等一系列“保险科技”产品,免费向加盟的公司开放使用,举起了为保险业“赋能”的大旗,目前已经聚集了一批保险公司。这就在事实上,形成了以科技为主导的保险平台体系。如果再有腾讯、百度等科技公司加入进来,形成平台之间的竞争,相信故事会更加精彩。事实上,各种为保险公司赋能的大大小小的专业平台,正在不断涌现,这已经成为行业组织生态建设的一道风景。这也就是所谓“S2B2C”(平台到企业)模式。

这些平台对谁形成了竞争?当然是保险市场的大公司。以平安为例,我们来比较一下。首先,在技术力量方面,平安有上万人的IT队伍和巨额的基础设施投入,本身就是一家科技公司,一般保险公司难以企及,只有BAT这样的公司才能与之“抗衡”。其次,在体系营造方面,从其在汽车、医疗等市场的投资布局来看,平安正在自建生态,自建入口,自成体系。而蚂蚁金服本身就是一个入口尽占的生态体系,对中小保险公司有强大的吸附效应。最后,在拓展性方面,考虑到同业竞争,平安的体系是相对封闭的。而如果蚂蚁金服放弃直接开展持牌保险业务,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这似乎有点类似于操作系统中苹果和安卓,电子商务中的京东和淘宝。

在这种逻辑的演化下,市场可能会出现几种局面。一是大中型公司面临站队的选择。大中型保险公司要想成为保险市场多极化中的一极,必须转型为科技企业,并自成体系,但这条路投入很大,成败难料。如果选择轻装上阵,加入阵营,则也许永远只能成为市场的“配角”,有“野心”的公司往往会心有不甘。当然如果商业模式设计得好,也不排除做大的可能,但不会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二是重新定义小公司。目前的小公司大部分都是小而全的公司,随着各种赋能平台的出现,在专业化的驱动下,保险作业的外包程度会不断加深,这种替代的过程是缓慢发生的,周期性推进,越来越不能回头。在这种前提下,小公司更可能在细分市场中扮演一个类型化的角色。三是国有大公司的角色会更加尴尬。互联网巨头中,为什么没有一家是国有企业?因为这个行业需要特殊的人才激励模式、资本支持模式和决策运营模式,国有公司目前看不太具备这些条件,转变起来很难。

监管的取向和策略

一是监管的适应性。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进入,天然带有创新的基因。问题在于保险是强监管的金融行业,严密的监管规则既防住了风险,同时也因为官方的认可,往往会对传统作业模式形成固化和强化。新的东西必须经过严格的识别和筛选才可能会被监管接纳,这必然会增加互联网保险的进入成本。从导向上,笔者主张对互联网保险监管采取相对开放的态度,对于互联网保险作业模式与原有监管规则之间的冲突,不能简单从合规的层面予以否定,更应该从更深层面查找规则的逻辑基础,以风险防范为最终目的,通过规则解释等方式,寻求规则适应与鼓励创新之间的平衡。

二是监管的稳定性。任何互联网保险方面的创新,都意味着人、财、物的大量投入,本身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如果监管规则不稳定,随意变更,则意味着更多一层监管风险。如果风险负担过大,则必然会打击参与者的积极性,抑制市场创新活动,长远来看对保持保险市场活力也是有伤害的。

三是监管的平衡性。互联网保险的出现,必然涉及利益调整问题。任何创新,本质上都是一种革命,传统保险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市场竞争优势,可能因为互联网保险商业模式的不同,转瞬之间就被轻易化解掉了。如果模式的突破是单纯建立在监管规则被绕过的基础上,则会加剧利益冲突。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需要坚持以下三点:首先,单纯打破监管规则获得的价值,不是真正的价值,也不是真正的创新;其次,应该用进步的眼光看问题,不能仅仅为了维护传统利益,就放弃市场的整体发展和进化;最后,原有监管规则被打破以后,新的规则要及时跟上,对监管来说,守住风险底线是硬道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标签保险 寿险 监管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