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过大半,四家 A股上市保险公司已悉数亮出上半年业绩。每家公司的盈利模式都在发生改变,如何将业务结构不断优化,更好的发挥保险保障功能,成了各家最关心的问题。
盈利模式变革:保障型产品大幅上升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的转变,保险公司纷纷谋求转型。受调整策略影响,各家的“成绩单”有了一定差距。中报显示,上半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合计净利润为654.15亿元,同比增长7.9%。具体来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7.8%、6.5%、6%;新华保险仍处于转型期,净利润同比下降2.3%。
翻看几家公司的年报,不难发现,寿险方面,扩大期交业务,收缩趸交业务,加大保障功能成了一致的改革方向。无论是中国人寿、太保寿险还是新华保险,其期交业务占比都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分别由2016年的45.4%、65.1%、49.6%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55.9%、88.0%、87.1%。
中国人寿董事长杨明生在中报业绩发布会上指出,为了发展高质量业务,公司每年主动放弃2个百分点的份额用来加大期交产品,缩减趸交产品。
他同时提到,“寿险业市场主体不断增加,竞争日益激烈,公司从前累积的结构性矛盾开始暴露,唯有进行业务结构优化,强化产品保障功能,才能更好的往前走。”
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上半年新单保费中,首年期交保费777.11亿元,同比增长10.8%;趸交保费达613.50亿元,同比下降10.6%;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370.42亿元,同比增长9.0%;续期保费达1804.95亿元,同比增长39.0%。
通常而言,银保渠道的趸交保费收入占比较高,在产品价值回归保障的背景下,更为复杂的、保障范围更广的、保费金额较大的险种往往很难通过银保渠道进行销售,同时银保渠道对于客户后期的服务和关系维护缺乏动力。中报指出,新华保险上半年在银保渠道收缩中短存续产品,取消了趸交业务计划,使得其期交业务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新华保险共实现首年期交保费166.54亿元,同比增长22.6%,占首年保费的比例达到87.2%,其中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108.27亿元,同比增长41.0%,占首年保费的比例达到56.7%。
当然,保费收入的升降并不能完全反应公司的经营情况,价值的增长才是考察公司业务的关键。(原标题:保险巨头们的盈利模式变革:保障型产品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