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银行 保险 / 汽车 / 房产 / P2P > 引导险企重视客户 倒逼保险业以客户为中心

引导险企重视客户 倒逼保险业以客户为中心

2017-09-18 18:18  来源:金投保险网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金投保险网

保险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说法,大多仅做到了为客户提供最大便利。在产品设计和利益分配上,保险公司很少能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对客户来说,最核心的保障需求未得到满足。

10月1日之后,寿险产品市场将面临大洗牌。什么样的产品成为主流,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好产品,这样的话题成为寿险公司关注焦点。没有人否认,好产品要“以客户为中心”,实际中,每家保险公司在提到自己的产品策略和创新时,也言必称是“以客户为中心”的。那么,实际上呢?

我们先来明确,什么是“以客户为中心”。每家公司对此可能有不同理解,但是有一套标准,应该是得到大家认同的。第一,作为保险产品的“生产商”,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要能满足保险消费者需求。第二,在涉及不同方面的利益时,比如公司利益、渠道利益和客户利益时,客户利益要占有一席之地,三者要达到一个平衡,甚至,客户利益要在第一位。第三,要为客户提供最大便利。

我们逐条来分析保险业是不是做到了“以客户为中心”。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保险产品要能满足客户需求。先看一组数据。世界成熟保险市场中,人均普遍持有1张以上的寿险保单,例如台湾地区2.4张、韩国1.65张、日本1.57张,美国稍低,为0.87张。而我国,人均仅持有0.09张。保障程度方面,都折算成人民币来说,日本人均寿险保障是61万元、美国44万元、台湾地区32万元、韩国29万,而我国大陆地区,人均寿险保障仅5050元。

风险无时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有转嫁风险的动能,而保险是帮助客户转嫁无法承担的风险的最佳工具,这主要是因为保险的杠杆性——客户可以通过低保费获取高保障。然而实际上,我国保险业发展近30年,国民却几乎处于“裸奔”状态,可以说,对保险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究其原因,除了产品复杂的因素外,保险产品设计、销售与客户需求不对应,也为一大因素。举一个现实的例子,记者经常被朋友咨询保险或要求推荐代理人,事后得到的回复往往是,“聊完了,每年要交2万多(保费),承受不起啊。”这群3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处于最需要保险来转嫁不确定性的人生阶段,但面对昂贵的保险产品只能说“买不起,不买了”,这正反映了保险业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人群,保险业务员没有考虑到他们结婚生子日常开支压力不小的实际情况,没有推荐合适的保险计划,或者保险公司没有适合的产品,并不能说是“以客户为中心”。

再看第二点,保险公司是不是做到了照顾客户利益、看重客户利益。实际上,从上面的情况中,我们就不难看出一些端倪。我们不否认,在实践中,真正的好产品应该满足保障客户需求,同时,让销售队伍有动力,让保险公司有利润,客户、销售、险企三者的利益达到平衡。但在利益发生冲突时,保险公司很多时候是优先考虑公司和渠道利益,牺牲客户利益。一个简单的例子,终身型寿险产品的交费方式,有趸交和期交,期交一般都为20年交,很少有30年交。稍懂保险原理的都知道,对客户来说,30年交的方式优于20年交,但很少有公司推出30年交的方式。原因就在于,年交保费更低一些,会在短期损失自己的保费利益、渠道的佣金利益。

最后一点,是不是能给客户提供最大便利。令人欣慰的是,这一点是肯定的。如今,很多保险公司的客户可以很方便地交费、更改信息,不用再去跑保险公司服务大厅,保险公司在利用新技术争相给客户提供最大便利。但是,必须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远低于前两者,最多是个附加值。

总结下来,多数保险公司所谓“以客户为中心”的说法,论据支撑只是第三点的为客户提供最大便利,但是在产品设计和利益分配上,保险公司还比较少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对客户来说,最大的痛点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最核心的保障需求未得到满足。

如今,寿险业开启“姓保”新篇章,很多保险公司在积极地宣传自己的业务结构优化了多少、业务价值率增长了多少,以此作为公司以客户为中心和业务“姓保”的例证。但是,这并不是以客户为中心,某种程度上,还是不以客户为中心的体现。因为,客户利益和公司利益永远是“对立”的,公司承保业务取得了更高价值,就意味着客户为购买产品牺牲了更多利益。(原标题:引导险企重视客户保障程度 倒逼保险业以客户为中心)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