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的效果要得到巩固,必须使融资增长受到抑制。近日有媒体报道,多个城市的房贷利率折扣减少了,北京有包括工农中建交在内的8家银行对首套房利率执行基准利率。这当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但融资环境的收紧,只靠地方政府是不够的。金融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会更为有效,他们近期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今年的房价走势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去年四季度,房价本来已经出现了普遍下行的迹象,12月份,15个热点城市有12个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下降。但今年一季度,房价走势突然变化,环比上升的城市个数逐月增加,到3月份,有9个热点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而且最大涨幅扩大为2.5%,转眼又出现了普遍上行的迹象。4月刚刚过去,国家统计局尚未发布数据,但一些中介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北京、广州新建商品住宅的成交量和成交均价都出现了环比下跌。看起来,4月之后房价的走势可能又会转向。
房价出现下行的走势,是因为投资投机受到了调控措施的抑制;但投资投机的力量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偃旗息鼓,经过一段时间,在适应了调控措施之后,又会释放出来,推动房价再现涨势;于是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继续出台更为严厉的调控措施,对投资投机施加更大的压力,又可以使房价上涨的势头受到一段时间的抑制。
去年9月30日之后各地陆续出台的调控措施。今年3月17日和18日,当时涨价势头较强的北京和广州又先后出台新政,又分别于3月26日和30日出台了进一步的措施,这应该是4月北京和广州的房价走势出现下行迹象的主要原因。这次调控的效力能否持续,能够持续多久?拭目以待。
在这一轮房地产调控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投资投机力量与相关调控的博弈。在以往的多轮调控中,这样的博弈并不明显,投资投机力量一般都会在调控措施出台之后停歇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一般在一年左右;而且,它们往往是在调控措施放松以至刺激政策出台之后才再次爆发。也就是说,投资投机力量是顺应政府调控的。但这次,投资投机力量似乎捉起了迷藏。
3月17日北京出现新政,开始认房又认贷,提高首付,缩短贷款期限,而且实施了限售这样的新措施。但投资投机者发现商住房并不受限制,很多资金立刻转向投资商住房。一发现这样的迹象,北京市政府马上就采取措施,3月26日就对商住房的销售、购买、信贷进行了限制,堵上了这个投资投机渠道。广州也是如此。以往的调控基本上没有对商住房投资有过限制。由此可见本轮调控决心之大,发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
为什么本轮调控决心这么大?一方面,是因为房价上涨的势头并未受到真正抑制,所以需要不断出台措施巩固调控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央明确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而且地方政府加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能因为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放任房价上涨。
为什么投资投机力量仍然比较强呢?一是因为市场主体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地方政府不可能长时间抑制房价,迟早会为了经济利益而采取刺激措施,目前房价的下行意味着今后房价更大幅度的上涨,因此要抓住时机入市。二是因为投资投机者仍然能够比较便利地获得融资,这为它们的博弈提供了比较充足的“弹药”。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28.39万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9.05万亿元,同比增长35.7%。这都是非常高的增长率。据此还可以估计,房地产领域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融资支持也非常多。本轮调控主要是因城施策,因此,在各地出台严厉措施的同时,房地产的融资环境却没有相应地收紧。实际上,一季度的整体融资环境仍然是比较宽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