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为以文化产业为主营业务的央企华侨城,正在刻意淡去地产商的形象,转而在文旅板块大手笔布局。
近日,华侨城集团宣布与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以下简称世博集团)、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文投集团)战略重组正式落定。
这是继华侨城与云南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之后的资本举措,标志着华侨城“文化+旅游+城镇化”、“旅游+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战略布局云南正式拉开大幕,成为央企参与地方国资改革的重要样本。
“全域旅游”落子云南
根据公告,华侨城以增资扩股的方式投资云南世博、云南文投,增资扩股完成后,华侨城通过其设在云南的全资子公司持有世博、文投各51%的股权比例,云南省国资委持有其余49%的股权。
云南旅游(002059,SZ)由云南世博控股,持股比例49.52%。因此,通过控股云南世博,华侨城也实现了对云南旅游的间接控股。控股后,华侨城共计持有云南旅游57.07%的股权,云南旅游的实际控制人由云南省国资委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另据披露,华侨城参与云南旅游的定增方案也已获批,通过华侨城云南公司100%认购云南旅游的11.3亿元定增。
华侨城方面表示,此次创新地采用了央企、地方国企平台公司合作的新模式,对于云南旅游产业升级意义重大。同时这也是华侨城集团“文化+旅游+城镇化”及“旅游+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模式的重要实践。对于华侨城而言,这一举动也有着参与国资改革上的重要意义。
华侨城新创的“全域旅游”模式也将在云南落子。在5月3日股东大会上,华侨城董事总经理王晓雯透露,云南将落地华侨城的第一例全域旅游模式。在计划中,华侨城将把云南作为第二总部,在“十三五”期间投资2000亿元对云南旅游文化产业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千亿资产规模的新云南世博和五百亿资产规模的新云南文投。
云南财经大学不动产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周大研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云南的旅游资源非常多元、充足,但也存在“小而散”的状况,仅靠华侨城的一己之力是难以改变的。如今华侨城联合了本土世博、文投、城投三大资源平台,也能很大程度上整合当地资源,增加云南旅游产业升级的胜算。
逐步淡化地产商身份
华侨城将自身定位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领跑者、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引领者、中国全域旅游的示范者”,对于另一重地产商的身份,不愿更多提及。
云南旅游年报显示,2016年,云南旅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66.8万元,同比下降17.20%。国金证券认为,地产销售不佳是云旅业绩下滑的主要因素。2016年,云南旅游地产板块利润总额同比下滑97.62%。
4月26日,华侨城集团内刊发文指出,华侨城集团总经理段先念表示,上市公司房地产业务比重较大,其业绩波动将会影响上市公司效益,同时影响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可以考虑采用地产战略合作联盟的模式,自己只做平台,由专业的地产公司做房地产开发。
华侨城集团2016年业绩显示,实现营业收入354.81亿元,同比增长10.07%;实现净利润68.88亿元,同比增长48.44%,两项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
不过在投入方面,华侨城显示出战略倾斜,2016年旅游综合业务的支出成本占总营业成本的57.11%,比上年增加33.97%,可见华侨城在发力“地产+旅游”战略时,投入比例也发生了改变。
根据华侨城2017年的工作计划,将全力推进云南、海南全域旅游。加快对云南旅游资源的整合,推进三亚、海口等全域旅游项目的落地,实现对知名景区的托管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