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晓明就“中国品牌日”相关话题给予深度解析。
国家高度重视品牌建设的实质内涵是什么?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为什么与品牌建设相联系?在工业化、标准化生产中,工匠精神如何成为一种治理形式而存在?
国家设立“中国品牌日”的内涵是什么?
王晓明:在我看来,第一个维度,从产业经济角度来理解,一个国家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有多强,往往体现在其国际知名品牌有多少,处在什么位置上。比如德国的奔驰、宝马,是德国制造业的标志化象征,华为、海尔等也是中国制造业的标志品牌。房企、建筑公司其实也在提供产品。第二个维度,品牌是国家软实力的拓宽,因为品牌一方面是消费者对产品背后企业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品牌对国家地位的整体认知。因此,品牌是国家文化或工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个维度,品牌是有溢价的。一汽公司曾专门做过一个研究,用同样的平台生产不同的车型,国内产品的技术、品质和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的国外品牌车,基本上达到了相同水平,但是国外汽车凭借品牌溢价,定价会比国内品牌高出一到两成。这个价格差不是由产品本身的品质和性能决定的,而是由品牌来决定的。因此,品牌对于企业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利润和效益。
国家设立品牌日,是出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鼓励企业发展,重视品牌建设。品牌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而是要经过比较长期的过程,从前端制造中的产品品质到后端的产品服务,要靠整个设计、服务的产业链体系来支撑,某个产品做得好还不够,而是要一代代的产品持续保持质量水准。品牌日就是要帮助企业树立这样的认知,给企业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从国家的发展阶段来说,我们从以前代工的生产方式、没有品牌,到现在创立自己的品牌、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以及品控能力,这都为创立中国品牌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需要在硬的产品和软的品牌上,将物质生产和文化建设相结合,打造出中国特色的优质品牌。归根结底,品牌溢价靠的是自身的努力,由自己来获得,而不是把溢价权让给国外。
工匠精神是一种治理方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将工匠精神与品牌建设联系起来,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王晓明:在国外,其实很多企业都是百年老店,或者是具有工匠精神的家族企业。对于这些企业,其治理方式能保证企业持续不断地进行品质提升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家族企业把与品牌关联的信誉、声誉、品质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所以国家这么重视工匠精神与品牌的关系。
另外国家要鼓励企业关注自身的发展规划,在战略上做到长短结合。既要考虑眼前的利益,还要考虑长远的发展。品牌实际上是一个远期战略,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从企业治理结构和制度设计上,要鼓励企业着眼于长远发展的方向。
在工业化或者说标准化生产的时代,工匠精神如何可以成为一种机制而存在?
王晓明:工匠精神本身存在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传统的工匠精神来源于工匠的生产方式,最早的工匠都是一些手工业者,采用小批量的制作方式,而且没有规模化,没有大的社会分工来支撑。然而,现代经济和现代产业的典型特征,一是规模化,量比较大,另外是组织上分工越来越细,个体只是从事产品制作中的一个细小部分。这就暴露出没有把传统作坊式的工匠精神和现代大规模生产方式进行有效结合的缺憾。
在这方面,日本和德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将工人放到生产体系中很重要的位置,而不只是机器的操作者,充分发挥了人的作用,把人放在中心位置来看待。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的引进,产品朝着标准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在这当中,人仍然起着关键的作用。工匠精神时代,前提是要把人的地位放到产品生产的重要位置,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工业体系中,个体应如何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王晓明:这需要制度设计。我认为从企业角度看,改革开放前,有职业技能分类和职业技能认证的体系。现在这套体系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受到冲击,但是从德国和日本来看,这套制度是制造业品质或者说是职业技能考核的基本制度。对于个体而言,不能简单依靠知识和技能在企业里创造价值获取薪酬,而是要给他们进步和上升的通道和阶梯,通过职业认可和认证,起到职业上的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