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市启动大部制改革和投融资平台整合,致力于通过行政体制改革调整政府职能定位、组织架构和运行方式,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快速发展提供动力。以大部门体制改革为整合调整方向,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在“大文化”“大城管”“大农业”部门体制的基础上,实现“大水务”“大绿化”“大建设”“大交通”“大外事”体制格局,进一步优化职能配置、完善治理体系,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本报对此进行了梳理解读。
大水务
实现“一龙治水” 管好每一滴水
随着济南大部制改革的启动,用好每一滴水、管理好每一滴水的责任,都落在了市城乡水务局的肩头。
这样的改革,对于水务工作的推动有什么意义呢?“便于从整体把控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一位从事水利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表示,“拿城市供水来说吧,改革之前取水、制水、供水由不同单位管理,一旦出现问题,部门之间协调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改革之后从水源地到水厂再到居民家中就是‘一条线’,出现问题查找起来更加方便,解决问题也更加迅速。”
“瘦身”之后的“大水务”管的事多了,责任和压力也同时增加了。“改革之前,一条河道上游、中游、下游可能是不同的单位管理,由于职能重叠、交叉,一旦出现问题,容易造成推诿、扯皮。改革之后就不一样了,一条河从起点到末端,都是一个部门管了,责任明确。解决了‘谁都管、谁又都不管’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说。
大部制改革不但解决了机制体制的问题,更将省下不少“真金白银”。“一个地方的涉水工程,如果涉及不同的部门,分头干多个工程,可能会干许多重复的事,消耗很多资源。但改革之后就不一样了,不仅能‘合并同类项’,还能利用已建成的工程,让在建工程发挥更大作用,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真正把钱花在了刀刃上。”该工作人员说。
相关专家表示,济南的“大水务”也顺应了济南水务发展。2016年,济南成功摘得“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建立了功能完善的供水、防洪、生态的“大水网”。进行“大水务”改革正是全市水务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可谓“水到渠成”。
大绿化
统筹城乡绿化 助推绿满泉城
在此次全市大部制改革中,我市整合市林业局职责、市城市园林绿化局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和城市绿化管理职责,组建市林业和城乡绿化局,实现城乡统筹绿化。
对此,许多市民纷纷“点赞”。
我市2014年启动的城区山体绿化工作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眼看着家门口这个光秃秃的山一天天变绿,生态环境一点点在变好,真是欣喜。”家住逸城山色小区的于女士说,“因为特别在乎和珍惜这满山的绿色,所以山上的公共设施、花草树木有什么损坏我们就想找相关部门反映,但是到底是找哪个部门我们就分不清楚了。现在好了,城区的绿化由一个部门扛起来,市民爱绿护绿提建议、反映问题也有了方向。”
此次改革的重点在于“城乡统筹”。相关专家分析,城乡统筹绿化有助于推进“绿满泉城”,实现城乡绿化不断链。之前农村绿化美化一度相对薄弱,村、户杂乱无章,绿化靠村民自发,绿量不足、质量不高。大部制改革之后,城乡统筹发展了,农村绿化也能更加注重乔、灌、花、草、藤合理搭配,规划、设计和施工有专业人员组织实施,村庄、庭院绿化也能实现了四季有绿、三季有花、两季有果的渐进发展,改善城乡间景观环境破碎化的现象,也将推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大绿化”将彻底打破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绿化全覆盖。并且我市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这也给此次大部制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且森林城市的建设是“永远在路上”,“大绿化”也将为我市下一步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后劲。
大建设
减轻企业负担 方便市民办事
此次大部制改革中,市城乡建设委“动作”较大,改革后的“大建设”将市市政公用事业局供热、燃气行政管理职责和市城市园林绿化局公园管理、名泉泉池保护行政管理职责一并纳入。
谈及改革可能带来的影响,一本土房地产开发企业工作人员直言,利好是肯定的,至少以后跑手续要找的部门变少了。
该工作人员表示,商品房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完成每个单体工程的施工,还要进行水、电、暖、气等配套设施建设,而这些配套工程需要各自专业的施工队伍,并且需要通过各个主管部门的验收,往往整个建设周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要用在协调专业队伍施工和排队验收上,这对于资金压力本来就很大的开发企业而言无疑是更大的考验。“这次改革后,纳入供暖、燃气管理职能,也就意味着以后在一个部门能解决的问题更多、更方便了。”
在为企业减负的同时,“大建设”体系的构建也能有效减少推诿、扯皮现象。以建设工地的扬尘治理为例,之所以有些项目屡查不改,除了处罚力度不够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部分项目存在职能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状况,而进行大部制改革后,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进一步解决。
业内人士表示,大部制改革不是简单的合并同类项,更令人期待的是即将发生的“化学反应”,在此之前要做好工作的衔接与交替,避免出现“青黄不接”和断档现象,从老百姓的角度讲,不管政府机构如何拆分,办事方便、投诉有门才是最重要的。机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方便,如果因为工作交接出现空档,对老百姓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大交通
打通建设“堵点”清除管理“盲点”
听到组建市城乡交通运输委的消息,中建锦绣城小区业主张先刚一字一顿地说,“太有必要了。”
去年年初,张先刚入住中建锦绣城小区,相邻的腊山河西路上每晚都有不少大车行驶,噪音太大,让他根本无法入睡。他希望可以在腊山河西路的北端或南端设置限高杆,于是,去年10月起他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但并未收到相关单位回复。今年1月再次反映时,工作人员告诉他,多个相关部门均称该问题不属于自己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乡村道路已承担起市政道路功能;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济南黄河大桥对济南牌照小汽车免费……目前,济南交通体系正迎来全新时代,急需一个强有力的部门协调管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济南大部制改革正式启幕。其中,整合市交通运输局职责、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城市道路建设管理职责、市经信委涉及交通运输的相关职责,组建市城乡交通运输委,主要负责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统筹管理或协调全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铁路运输、高速公路、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等城乡交通运输和道路建设管理工作,协调邮政行业。
这一举措正契合张先刚的期望:“大交通”着眼城市品质提升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通过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力解决城乡分治、各自为政,影响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的问题。
在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看来,此次调整是寻求行政设置与事物内在、自然联系的一致,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利于整个交通体系的完善。调整后,无论是对五大交通方式的搭配协调,还是在治堵、打造“四个中心”等方面,都将有更多作为。
大外事
整合“外”“侨”资源 实现“1+1>2”
此次大部制改革中,我市作出组建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简称市外侨办)的重大决策。
作为市政府的涉外部门,原市外办、市侨办在职能范围、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比如,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源信息化,侨务部门需要“走出去”才能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获取更多资源。受诸多客观条件制约,“走不出去”一直是开展国外侨务工作的短板。外侨整合使侨务借助外事工作优势,为开展国外侨务工作打开更多通道,获取更多资源。在对外传播交流方面,往往存在缺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先天性不足,民间交往形式相对单一。侨务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华侨华人,他们同为炎黄子孙,文相通、血相连、情相近,易于沟通交流。外事的民间交往同侨务的文化传播交汇融合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济南市外侨办的成立,整合了“外”“侨”资源,让“1+1>2”,能充分发挥外侨互补优势,便于搭建服务外交、服务侨务、服务经济的更广阔舞台。
据市外侨办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全市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济南市外事侨务工作将坚持外事平台与侨务资源相结合,做济南市对外开放,特别是招商引资引智的排头兵和服务器。具体来说就是:一要精准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整体推进济南城市国际化战略;二要做大做强“济南国际泉水文化景观城市联盟”和济南“侨梦苑”两大服务平台;三要抓好抓实“引资引智促贸”、“兴商助商安商”、“护侨惠侨暖侨”三项工程;四要在国际上讲好济南泉水故事,汇聚“建设现代泉城”的“国际朋友圈”,全面提升济南公共外交软实力。
济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荣斌:
济南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的范本
政府组织机构是政治体制中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政治体制改革最难的地方,本次大部制改革可以说是济南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个范本。
第一,这是一次破冰攻坚的改革。由于人员众多、机构庞杂,职能有交叉、有融合,造成管理多位、错位等问题,原来的组织机构框架已不能适应目前需求。本次改革打破了多年来政府组织机构的既有形态,以职能为导向,由7个职能部门将原来十几个部门的职能统管起来,扩宽部门职能,加强政府部门的综合协调能力,提高办事效率。第二,彻底实现政企分离。撤销“四大城投”母体单位的事业单位建制,体现了政府真正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也从政府机构建制上消除了官员腐败的土壤。第三,政治体制改革应当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目前我市处于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阶段,本次改革设立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理委员会(筹)正是与供给侧改革相配合的措施,通过发展新产业,推动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第四,政府机构改革应当与时俱进。随着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工作的开展,必然需要增加相应的管理部门,这体现了政府在改革上的及时性、管理上的先行性。
省社科联副主席包心鉴:
有利于破除“龙多不治水”弊病
济南必须加快发展的步伐,让实干、快干成为本届政府鲜明的特征,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突破体制和制度的束缚。本次大部制改革的一大重点就是解决以往部门过多、推诿扯皮的问题,实现一件事主要由一个部门负责,有利于破除“龙多不治水”的弊病。例如市城乡水务局的设立,将以往涉及到水利、园林、市政等多个部门的水务相关职能进行合并,统一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市交通运输委的设立,将对城市拥堵的治理起到积极作用,解决以往多部门交叉、职能职责不清的问题。机构的合并重组,也解决了部分干部以“找有关部门”为借口,不想管、不作为的问题。大部制改革后,职能部门“一件事情管到底”,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增强了其自身的责任感,对于懒政、庸政的干部,必须依照制度严格问责。
投融资平台的整合则紧密围绕济南“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中心任务,将过去的四大城投集团撤销重组,彻底实现政企分离,政府集中精力管该管好的事情,国有资产按照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去运营,才能充分发挥资本的最大作用,使市属国企做大做强,同时也避免了权力与金钱不正当交换的腐败问题。
中央党校博士慕振东:
机构以“城乡”冠名有标杆意义
从国际上看,目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实行大部制。大部制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府组织模式,是经济社会和政府机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传统的“小部制”相比,大部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这即是政府职能的整合,也是现代化政府管理的历史趋势。从国内发展形势看,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加强新形势下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在济南大部制改革中新组建和调整充实的机构,有4个冠以“城乡”二字。这不但有利于公共资源、公共服务的城乡均衡化、平等化,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小康的全面实现;更意味着从体制上彻底打破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这无疑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迈进了坚实的关键一步,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都有标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