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杆、行道树、店门台阶……一个又一个障碍出现在原本就不宽阔的人行道上,市民被迫在非机动车道上步行,非机动车则被逼上机动车道,来往的汽车要么跟在非机动车后面龟速前行,要么借用对向车道躲避行驶。在纬一路、南北丹凤街等多条道路上,类似情况普遍存在。据统计,市区有80%的人行道上存在各种障碍。
纬一路北段人行道几成摆设
“滴滴……”在经四路与纬一路交叉口处,一辆由北向南行驶的白色轿车不断鸣笛,却被行驶在前面的自行车挡住去路,只能等待下一次绿灯。纬一路万达广场段,是由北向南的单行路,在该路段西侧的人行道上,生长着一排直径近60厘米的法桐,挡住了大半个人行道,加之人行道上的电线杆及随意停放的电动车,步行的市民被迫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而电动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只能被逼入机动车道。
此处向北,道路变为双向车道,但两侧的人行道均通行困难。在经二路继续向北至馆驿街的纬一路路段,路面突然变窄,中间的隔离带消失,往来的电动车、自行车、汽车同行,使路面显得拥挤了很多。此外,经四路与馆驿街之间的纬一路路段,人行道上并未设置盲道。
南北丹凤街人行道通行难
南北丹凤街两侧的人行道也不宽,与纬一路北段相似,该道路中间同样生长着数十年树龄的法桐。随处可见的电线杆,探出店门的台阶,立在人行道上的配电箱,加之停放在人行道上的汽车,使不少步行者不断“迂回”,更多的人则索性在机动车道上行走。天成路小学附近的保洁人员称,每天孩子上学、放学时,开车的、骑电动车的家长,将这段路堵得水泄不通。
市区八成人行道存在障碍
在纬一路北段附近居住了近40年的郑先生称,由于前期汽车少,纬一路北段并没有感觉到拥堵,3年前修完路后,上下班高峰期堵得水泄不通。“当年道路规划的时候,考虑得没那么远,人行道设置得太窄了。”郑先生表示,人行道上的树越长越大,再加上电线杆等,市民根本无法行走。
类似现象在许多路段普遍存在。除了树木、电线杆等路障挡路外,摊贩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情况屡见不鲜。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人行道必须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畅通要求。在各级道路上,人行道的最窄宽度,大城市为3米,中小城市为2米;在商业或文化中心区以及大型商店或大型文化机构集中路段,大城市为5米,中小城市3米。在济南,能达到这一要求的人行道少之又少。据统计,在济南市区内,有80%的人行道上存在有碍通行的设施、路障和交通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