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银行 / 保险 / 汽车 房产 / P2P > 从土地供应方面解决房地产难症

从土地供应方面解决房地产难症

2017-05-31 12:4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房地产不仅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还关乎民生,一直颇受关注,尤其在近几年一二线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严重分化后,对于如何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引发广泛讨论。

近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现身复旦大学,以《关于建立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若干思考》为题进行演讲。如其所言,目前房地产市场最大的问题在热点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库存低房价高,三四线城市和县城镇则存在较大的去库存压力,而引发的原因和解决之道,土地问题作用不小。

大城市房价之高及其不利影响毋庸赘言,于是出现一再限购、限贷、限价。很大原因在于,大城市人口,尤其是高素质人口不断涌入,但住宅用地供应却未见增长,甚至为“控制人口”流入而减少,库存则多数时间只够数月。根据2013~2015年数据,16个热点城市有8个城市住宅用地供应量少于上年同期,减少较多的有厦门(50.2%)、上海(47.5%)、广州(41.9%)、北京(30.8%)、苏州(21.1%)。今年年初,北京出台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2017年住宅用地计划供给610公顷,比去年减少近一半。

与之相对的是,三四线城市和县城镇近几年一直在大规模基建和土地出让,新城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房地产总量过剩局面已形成,“空城”频频出现,一些新城规划的工业区和商业区,由于人口导入不及预期,入驻的企业和商户寥寥无几。

5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棚户区改造要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让安置对象选择购买房屋,目的就在于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去库存”的重大任务。此前货币化安置比例较低,往往以多套住房安置,不仅造成空置,还影响住房销售,不利于“去库存”。

用黄奇帆的话说,一二线城市住宅用地和商品房销售都供不应求,一些地方库存只够卖三四个月,而且是在限卖限购的情况下;但库存高的三四线城市,三年四年都卖不完,这是一种失衡和资源错配。因此,供不应求的地方应该多供应住宅用地,而供过于求的地方不再供应,以此解决资源错配问题。

不过,问题似乎不那么简单。因为中小城市经济对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的依赖度高,土地财政为地方政府贡献收入占比很大,出让土地乃利益驱使;而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一直强调控制人口流入,自然不愿增加土地供应,于是只能采取十分严格的限购、限贷甚至限价等措施抑制房价。


可以说,中国实施数十年的市场经济制度,多数领域已市场化,虽然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但不是无所不能。以人口流动为例,因为资源、工作岗位和机会多集中在大城市,高学历的人口流入实属必然;另一个角度看,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流入,才造就了大城市的活力与繁华,最近,济南、西安、青岛、东莞等地,即陆续发布优惠政策以吸引高学历的年轻人,打响“人才战”。

因此,对于房价过高的地方,最有效的无疑是增加供给。城市化的核心在于“人的城市化”,大城市应根据常住人口变动情况分配用地指标;而对于库存较高的三四线城市和县城镇,应“壮士断腕”,减少甚至停止土地供应,防止空城现象和基建过剩蔓延。

换言之,当前房地产症结很大程度在于土地问题,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离不开改革土地供应,舍本逐末之举,不宜继续。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