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资产是否会一视同仁一起加入到国内变现战略中来,恐怕才是真正显示万达“轻资产”承诺的决心所在。
尽管“轻资产”战略,王健林在万达提了很多年。但这一战略,从未像如今这么激进。继王健林把旗下文旅酒店业务卖给融创和富力之后,近日又有消息称,万达商业旗下南昌西湖万达广场等两项目已悄然易主。
尽管万达集团迅速做出回应,变卖南昌西湖万达广场纯粹是误读,这是万达广场轻资产战略的一部分。但是,如此密集的“轻资产”战略,实在是容易被人质疑为是在“清资产”。毕竟,在出售文旅酒店业务之后,万达广场已经可以说是万达商业的核心资产之一。
从首富到资产变现,王健林和万达的选择,背后凸显的是白银时代房地产企业的困局。事实上,地产企业转型之难并非始于今日,从万达商业私有化回归A股等待IPO排队,到房地产市场进入政策急冻期,内忧外患之下,作为本就是重资产高负债的房地产企业,万达的资金链压力或许是由来已久,恐怕不是王健林“赚一个亿”的小目标能够解决的。
根据王健林的发言,万达商业目前的贷款加债券共计近2000亿。尽管万达嘴上说着不要紧,但是“卖身”的行动却很诚实。这应该说是万达“卖身”最直接的财务压力原因。
风水轮流转,在互联网生态冲击之下,传统行业转型之路,如今也算是轮到了曾经日子最好过的房地产开发商。不止是万达,融创、万科、富力等等都以行动展现着曾经躺着就能赚钱的房地产企业的转型抉择。孙宏斌收购了乐视,很难说没有试图在互联网世界里埋下一道孙氏伏笔的考虑;至于万科,在代表上一个时代的王石彻底挂冠而去之后,郁亮和他的团队,已经在积极试图从开发和销售转型成为运营商。
财务之困和行业萧条,可以说是万达走向所谓“轻资产”的不得已之选。在互联网时代,依赖重资产高杠杆的商业模式正在不断被颠覆。而央行所呈现的告别货币宽松的姿态,监管所强调的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也都说明未来在资金层面,对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加之楼市基本面限购限贷政策短时期不会轻易放松的现状,寻求轻资产道路,或许是房地产企业在应对环境变化时的一种商业转型选择,无可厚非。
但据媒体报道,自2012年5月,以26亿美元并购美国AMC院线以来,万达在海外进行了多笔投资并购,涉及金额(按公开金额计)约2000亿元人民币。万达是中国企业近年来海外土豪买家中的重要一员,在有关部门密切关注企业海外投资的当口之下,曾一度出海爆买的王健林,也表态重新将投资重心拉回国内。但海外资产是否会一视同仁一起加入到国内变现战略中来,恐怕才是真正显示万达“轻资产”承诺的决心所在。
无论如何,作为中国房地产的标杆企业万达,它曾经讲出了一个商业地产品牌成长的好故事。只是未来不断剥离既是“重资产”也是核心资产的万达,在转型策划运营的道路上,是否还能达到此前巅峰地位,考验的就是企业家和管理层的定力和魄力了。
(原标题:万达持续“卖身”,“轻资产”有多难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