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 房山区长阳半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项目正在施工中。对于很多市民来说,看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这几个字,还有些陌生,不过这样的建筑很快就会出现在寻常百姓家。记者近日从市住建委获悉,目前本市正在建设6处超低能耗建筑,这些建筑有的是公租房、有的用作社区配套的残疾人康复中心。
居住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里,无需采用传统的采暖和空调设备,就能实现舒适的室内环境,室温常年保持在20℃至26℃之间。到明年年底前,本市将有不少于30万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建筑,同时在每个区都建设至少一个示范项目,涉及办公、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
超低能耗建筑严格参照“节能75%标准”
“十二五”期间,北京在全国率先执行节能75%的设计标准。据市住建委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处处长薛军介绍,该设计标准是当时国内节能率最高标准,与上世纪90年代以前没有采取节能措施的建筑相比,采暖季期间每平方米消耗能量由25.2公斤标煤下降至6.3公斤标煤左右,同时要求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热源和管网热效率指标达到世界同等气候条件地区先进水平,强制安装遮阳装置和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
到了“十三五”开局之年,北京开始加快推动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的建设,节能标准更高。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开发中心常务副主任鲍宇清介绍,如果参照“节能75%设计标准”的算法进行比较,节能率可以达到92%以上。
五大隔温密闭技术确保“超低能耗”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起源于德国,又被称作“被动房”,最近几年在北京兴起。那么,被动房如何实现超低能耗?鲍宇清介绍,“一间房子只有在向外流失热量时才会冷却下来,流失多少就冷却多少。在被动房里流失的那点儿热量,通过太阳能获得的热量和屋里人体和设备散发的热量就能够补偿了。所以,即使在特别寒冷的日子里需要补充的热量非常少,基本不需要传统的供暖系统。”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被动房通过五大关键技术予以保障,包括高效保温层、高效节能外门窗、高效热回收系统,同时还采用极佳的气密性措施和无热桥节点处理措施。通俗地理解,就是墙面够厚、窗户够严实,冬季一般无需采用传统的采暖措施,靠人体散发的热量或者一些电灯、蜡烛等发散的热量,并借助少量外界能量补给,就能维持室内较舒适度的温度,夏天无需主动开空调,在屋里就很凉快。
副中心拟建8万平方米被动房项目
去年10月,本市出台《北京市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提出“三年内建设不少于30万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建筑”的发展目标。截至目前,北京已有6处正在建设中的被动房项目,包括东南四环外垡头地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焦化厂公租房、百子湾公租房、金隅嘉业西砂西区12#楼公租房、昌平区延寿镇沙岭村搬迁住房和房山区万科长阳半岛项目。这些项目的建筑面积已达到6万平方米左右,
市住建委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拟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两栋被动房项目,面积约8万平方米。同时计划每个区都建设至少一个示范项目。文/本报记者 王斌
现场
被动房项目使用“热回收功能”新风系统
近日,北青报记者来到房山区长阳镇紫云家园附近,在一个十字路口的西北角,有一栋正在建设的六层建筑。从外观看,它和普通楼房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在施工围挡上悬挂着一块大牌子,“长阳半岛5号地05-1#楼被动式超低能耗示范项目”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原来,这栋仍在建设中的楼房是北京市最早申报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工程,2014年底开始申报并通过审核,预计明年6月可以交付使用。
据了解,今年4月,长阳半岛被动房项目实现结构封顶。到8月中旬前后,将进行外保温施工,这是实现超低能耗的关键一步。“普通建筑的保温层厚度是8至10厘米,长阳半岛被动房项目则会达到25厘米,是常规厚度的三倍。”项目负责人任光洁介绍,超厚的保温层无疑会增加楼体保温效果,在冬天避免热量散失,夏天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避免温度变化,长阳半岛被动房项目采用的是“三玻断热桥”外门窗,窗户使用了三层玻璃,中间填充的是氦气,传热系数极低。窗户上面还有外遮阳设施,夏天减少太阳光照进室内;冬天则相反,从而保证室内舒适性。
长阳半岛被动房项目的气密性很强,但是,人们在室内办公、生活,要呼吸新鲜空气,这一问题如何解决?据介绍,该建筑将使用带有“热回收功能”的新风系统。在冬季,这套新风系统可以把排风中75%以上的热量进行回收,用以将室外冷空气预热,然后再传入室内;夏季则相反,把预先冷却的新鲜空气输入室内。(原标题:北京将建6处超低能耗建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