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银行 / 保险 / 汽车 房产 / P2P > 应对商办调控政策 北京房企抱团运作

应对商办调控政策 北京房企抱团运作

2017-08-13 10:3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财经365讯 为应对商办调控政策,以及当前趋于“冰冻”的商办市场,在其中布局的房企正在思索“突围”方式。近日,北京保利联合金茂、绿地、首创、华润、远洋、旭辉等房企,成立北京商办联盟,共同探讨商办市场破局之路。

这是自3月26日北京出台商办调控政策以来,北京房企的首次大规模“回应”。上述参与联盟的企业,也是北京商办类项目存量较大的企业。但具体如何运作,需视各家实际情况而有所差别。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和旅游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蔡云表示,中国住宅市场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在商办市场领域,随着存量时代的到来,房企应改变思维,更加注重资金的平衡和管理运营能力的提升。

中原地产统计显示,当前北京商业办公类项目的库存在千万平方米规模,其中公寓仅占不到两成,商业、写字楼存量占据八成。随着“商改住”的禁止,未来这部分项目的去化将成为房企的重要挑战。

存量规模巨大

由于产品性质原因,商业地产的去化速度通常不及住宅。但过去这些年,北京一些商业地产项目通过“商改住”的形式进行出售,从而实现快速去化。即开发商将写字楼、商铺等项目改造成住宅的形态来出售。

2016年以前,商住类产品只是北京纯住宅产品的补充。但随着需求的释放,该类产品在市场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尽管监管部门一直禁止“商改住”的做法,并提示该类产品的政策风险,但仍然难以阻挡这一趋势。

据亚豪机构统计,2013年-2015年,北京商办类住宅产品的年均成交量在2万套左右,占商品住宅的比重不超过30%。到2015年,该类产品成交均价不超过3万元/平方米,相比住宅类产品,价格优势较为明显。

2016年,商办类住宅的成交套数骤增至67617套,增幅达到200%。商办类住宅在商品住宅中的比重达到59%。当年北京商办类住宅的成交均价为37383元/平方米,同比涨幅达到27%,套均总价更是由2015年的376万元上涨至571万元,同比增长51.9%。

2017年3月26日,北京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办公类项目管理的公告》,其中规定“新建商办最小分割单元不得低于500平方米”、“在建商办只能销售给公司”、“二手商办销售要符合严格条件”,并且“商业银行暂停对于个人购买商办的个人购房贷款”。这些条款的出台,将商办市场的增量和存量一并控制在内。

尽管此后北京放开了中介机构对二手商住房的代理,但这一文件对商办市场的打击仍然十分巨大。

亚豪机构数据显示,2017年初至3月26日,北京成交商办类住宅项目9933套,占商品住宅的比重为60%。3月27日至8月初,成交的该类产品不足1500套。

很多房企曾寄望于商住房作为消化商业项目的手段,并曾入手为数不少的商办类地块。但随着该政策的出台,这类产品只能以商业、办公的形态进行运营,去化速度将明显放缓。

据中原地产统计,截至3月26日商办调控新政出台,北京商办类库存面积达到1090.38万平方米,突破千万级别。其中商住公寓存量面积为169.41万平方米,商业存量面积为450.69万平方米,写字楼存量面积为470.28万平方米。

运营模式谋变

商办调控新政使得房企对该类产品的操作回到合规的轨道上来,但若习惯了以“商改住”模式进行操作,其运营思路必须进行转变。

蔡云表示,随着市场的变换,商务办公和长租公寓等领域得到了长期发展的机会。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需要变增量思维为存量思维。具体而言,就是从“卖住宅”变成“卖服务、卖运营”。

她认为,这要求房企从开发商的角色逐渐转变为运营商,并考虑新的问题,如怎样通过资产证券化平衡资金,实现稳定的收益和现金流;如何在项目的运营周期中评估负债能力;如何做好有效的运营和管理;如何更新产品,使之更符合市场需求等。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保利近日提出“构筑企业资产长城”的概念,即无论租还是售,都将商办类产品当成资产,进行长线运作。

北京保利商办项目负责人王竹轩透露,当前北京保利商办项目的总体量为110万平方米,总货值近300亿。未来拟通过整合保利集团旗下的各项资源,使这部分资产增值。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商办类产品不像住宅类产品那样,能够通过销售快速回笼资金。因此,即使转变运营理念,资金压力短期内仍存在。

据悉,由于传统的商业、办公项目供应过剩,有房企尝试将这类产品改造成共享办公的形态,并引入外部资本共同运营,但具体效果如何尚待观察。也有部分企业拟将这类产品改造成长租公寓,但因面临的实际困难较多,同样缺乏成功案例。

郭毅认为,商业、办公类产品的去化,既与项目本身的区位、配套有关,又取决于企业的运营能力。

“项目位于商业区的,运营难度小一些;分布在住宅区的,运营难度稍大。如果是办公类项目位于住宅区,运营难度就更大了。”郭毅说,一些住宅用地配售的商业、办公地块,如果体量过大,其运营压力就会增加。

郭毅认为,如果房企有过运营商业、办公类产品的成功经验(最好有成功的商办类产品线),又有母公司各项资源的支持,其运营难度相对不大。反之则容易成为一项负担。(原标题:应对商办调控换位存量思维 北京房企抱团长线运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