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个讲述残障人士的短片“我的梦想是不麻烦别人”,颇有感慨。这个短片打动我的一个点是,从残障人士角度出发,没有健康正常人的那种居高临下,没有渲染残障、消费同情心,而是全程都洋溢着真诚平实的基调。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周彤,开篇就说:“我的梦想,只是希望能够自由顺畅地城市中生活。”。但当你真的闭上眼睛时,你才知道,世界突然一片黑暗,你瞬间就会手足无措。
周彤有一只小狗阿杰,它是条导盲犬。平常出门时,阿杰在前,周彤在后,中间一条短绳。经过专业训练的阿杰,比普通人更能理解,对失明人士来说,城市里的哪些建筑、哪些设备、哪些道路、哪些场景会构成障碍,这让眼前一片黑暗的周彤心安了很多。用她的话说就是,有了阿杰以后,她再也没有碰上过障碍物。阿杰就是她的“无障碍”导航。
这部短片另一个更重要的点是,借助周彤之口,表达了对“无障碍”人群的关注:不仅是周彤这样的失明者,也不仅是身有残疾的人群,所有人都在生命中的某些时期,存在着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失能状态——自理能力堪忧的老人,还无法独立生活的孩童,甚至包括推着婴儿车上下楼梯很艰难的单身妈妈。推而广之,一个正常人生病时期的行动不便,都是“无障碍”关注的人群。这么算来,“无障碍”涉及的人就非常广泛了,刻薄点说,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候,需要“无障碍”的帮助。“无障碍”不只是个公益用词,更是一种现代城市必备的文明理念。
这让“无障碍”的理念落地带来了广泛的发展空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很快,快到很多人都不能很快适应,觉得喘不过气来。身体健康还好说,一旦处于“残障”状态,马上就能感受到城市生活的种种不便:宽大立体的道路系统,喧嚣的车流人流,复杂精巧的建筑装饰,给城市披上了光鲜的外衣。但在表面的光鲜之下,“无障碍”生活出行的设施却明显不足。穿越马路的标识设计,上下楼梯的缓坡设计,进出车站的扶手设计,公共厕所的马桶设计……我们的城市已经有了很多“无障碍”设施,但和庞大的人群数量和需求相比,想要做到真正的“无障碍”,这还远远不够。为什么?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太快,还没来得及做种种完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无障碍”理念的普及不够,正常人——包括城市建设的设计者,以为自己不会用到“无障碍”设施,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城市的特点在于大量人群的聚集,城市文明的核心则在于对各类人群的人性化关爱。前些年的“文明城市”评比搞得热热闹闹,参与评比的城市,都把重点功夫花在了城市的干净整洁、外表美观上,连带着街边烧烤摊遭殃,总理批评这是“懒政”。如果说个人的文明是发自内心的处世素养,那么城市的文明就是发自内心的人性化关怀,而绝不是只顾着外表的美观。能有这种认识,在城市建设中的前期设计中,就会有意识植入方便“无障碍”生活、出行的元素。文明的点滴,就是由这些细节构成的。
短片中的周彤对导盲犬小杰的作用,说了一句话:“说‘它是我的眼睛’这种话,你们虽然听得多,但其实你们根本没法理解。”这句话深深戳中了我。人与人之间看似差别不大,其实每个人都有具体的千差万别。别说正常人与残障人士存在深深的理解鸿沟,就算是正常人之间,不也存在随处可见的误解和沟通障碍吗?完全的“无障碍”无疑是一种美好的期望,但它倡导的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则带有强烈的普适性和实用性。短片最后提出“有爱,无碍”,可说是现代城市文明的精髓。
这部短片最后出现了绿地集团京津冀事业部的品牌,貌似是他们赞助的。
(原标题:同情残障只是天性,“无障碍”建设才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