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承担京沪高铁丹阳站站改任务的中铁十六局电气化公司所属项目部,利用468次(每次45分钟)天窗点时间,成功完成了丹阳站站台、雨棚和轨道迁移以及附属电力、通信、信号改造任务,为即将迎来110岁生日的丹阳站献上了一份厚礼。
始建于1907年的丹阳站,已运营近110年,其老站房、老站台及老雨棚与比邻的现代气派的城际高铁相比显得破旧落后,该站于2015年开始改造建设。
京沪高铁是我国最繁忙的铁路运输线之一,每趟列车相隔6分钟,而电力、通信和信号被称为现代化铁路的神经系统,在开挖更换施工中必须检测确定每条电(光)缆、电线和每个电器甚至每个插口的位置,对深埋在地下难以确定的管线,要运用金属探测仪进行检测,开挖管线探沟核实理清。操作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信号中断,导致停运事故。
更换电气化接触网硬跨梁施工被业界称为过“天网阵”。丹阳站有5条接触网,要同步拆除5条接触网旧的硬横梁,更换过渡软横跨;同样,拆除过渡软横跨,必须同步安装电气化硬横梁,而这一系列工序必须在45分钟的天窗点内完成。为了卡控这45分钟天窗点,项目经理陈毕贵先拿着卡表带领大家进行模拟施工演练,再到现场进行两次预演性施工,才正式组织站场拆解。最终他们在惊心动魄的“手术”中安全顺利地完成了长42米、重4.2吨的硬横梁拆解更换改造任务。
该工程要拆除的3个旧站台和新建的两个站台分布于5个股道间,两边每隔6分钟通过1趟列车,又与城际高铁相邻,站台边缘与轨道中心相距175厘米,雨棚边缘与接触网相距175厘米,长550米、宽8.6米的站台如同海洋中的孤岛,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安全事故。为了规避安全风险,项目部研究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刀锋阵”的施工方案,经丹阳站和上海铁路局批准实施后,产生良好效果,为既有线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受到上海铁路局通报表扬。(原标题:中铁十六局电气化百年丹阳站成功完成“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