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欧日股市上涨,韩、印等新兴市场股市普遍反弹,黄金下跌,石油上涨,金属价格普跌,国内股跌债稳。
8月份经济数据已经全部出炉,经济数据全面下滑,工业投资增速均创下新低,而通胀明显回升,PPI再度反弹至6%以上,而CPI也超预期回升至1.8%,这其实就是典型的滞胀,不涨经济涨物价。
在过去的两年,通过大力去产能,我们减少了钢铁、煤炭等过剩行业的供给,推动了钢价、煤价等商品价格大涨,也大幅改善了这些上游行业的盈利。估算中国每年8亿吨粗钢产量,钢价每吨上涨2000块,33亿吨煤炭产量,煤价每吨上涨300块,这意味着中国企业的用钢成本增加了1万多亿,用煤成本也增加了1万亿。煤炭、钢铁、有色三大行业2016年的总收入分别为2.3万亿,6.3万亿,5.4万亿,17年以来的收入增速分别为36%、23%、17%,粗略估算这三大行业17年的收入会分别增加0.83万亿、1.45万亿以及0.92万亿,合计达3.2万亿。问题是煤炭、钢铁、有色的涨价全部是下游行业的成本,下游行业如何买单?
17年上半年,GDP实际增速从去年的6.7%回升至6.9%,GDP名义增速从8%回升至11.4%,从需求看主要有如下几大贡献,一是出口增速从-7.7%升至8.5%,出口总规模14万亿人民币;二是地产投资增速从6.9%升至8.5%,地产投资的总规模10万亿人民币;三是制造业投资增速从4.2%升至5.5%,制造业投资的总规模19万亿;四是基建投资增速从15.7%升至16.9%,基建投资总规模15万亿。而消费增速稳定在10.4%,对GDP的多增量贡献不大。
按照16年74万亿的GDP总量,推算17年上半年GDP年化新增8.4万亿,同比多增2.5万亿,其中出口贡献2.3万亿增量,地产、制造业和基建三大投资合计贡献0.6万亿增量,出口和投资的新增部分大致可以覆盖上游成本的上升。
但是按照7/8两月的数据,出口增速降至6.4%,地产投资增速降至6.3%,制造业投资增速降至2.1%,基建投资增速降至14.4%,按年化估算总需求比上半年减少了1.5万亿,这意味着下游需求已经承担不了上游涨价,需要自行消化上游涨价的成本。
从PPI和CPI的相互关系来看,目前PPI高达6.3%,而CPI仅为1.8%,PPI远高于CPI,代表的也是上游工业品价格大涨,而下游消费品价格涨不动。而过去20年的PPI均值为0.8%,CPI均值为2%,这意味着下游价格涨幅高于上游才是常态,上游行业的涨价必须在下游行业的承受范围之内。
因此,在供给收缩导致上游价格大涨之后,必须找到下游需求来承接,上半年的出口和投资增速回升提供了新增需求,而当前的核心问题也在于出口和投资的减速,这又与货币政策偏紧密切相关。
比如说17年出口增速的回升源于16年汇率贬值了7%,去年国内的低利率环境支撑人民币贬值。但今年以来国内利率持续高位,是年内人民币汇率升值6%的重要原因,这意味着即便欧美保持平稳复苏,未来中国出口增速也将显著承压,要想刺激出口、让人民币重新贬值,需要降低国内的高利率。
再比如说16年以来的这一轮地产销售井喷大周期,推动了地产投资的缓慢回升,背后是房贷利率处于历史最低位。但是现在全国首套房贷利率已经突破5%,7/8两月的地产销售增速几乎归零,加上对消费贷的严查,金九银十的地产销售跳水已经铁板钉钉,要扭转地产销售和投资增速颓势,也需要调低利率。
而基建投资上半年的回升来自于财政支出提前,在赤字率不变的情况下,下半年的财政支出需要还债,而如果想新增财政刺激,在各种政府举债被严格规范的背景下,只能寄希望政府购买的PPP模式发力,但16年PPP激增的原因在于利率超低,因此低回报的PPP项目也有大量需求。但在目前金融市场4.5%左右的资金成本下,5-6%的PPP项目几乎无利可图,要刺激PPP也要降低利率。
最后从CPI和PPI的关系来看,如果未来希望CPI上行,保住PPI大涨的成果,历史经验表明必须放松货币,推动广义货币M2增速上行,货币增速不上升就难以见到CPI的显著回升。
所以,我们发现未来的货币政策又面临着重要的抉择,如果不再度放水,那么上游的大幅涨价将面临无人接盘的困境。而上周地产股大涨,债市也蠢蠢欲动,部分原因应该是市场又开始憧憬新一轮货币放松,而这确实是过往习惯性的选择。
但是,这一次会不会不一样呢?
7月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把去杠杆作为主要任务,把控制货币总量作为主要手段。而在刚刚过去的金融街论坛,一行三会均表明了严监管态度,央行提到要降低金融杠杆,维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与之相应,8月的M2增速降至8.9%,这是中国公布广义货币M2以来的新低,这也是过去20年的新低!
过去的一个季度,中国股市短期回升,无数人憧憬新周期的开始,但是对新周期的内容却是闪烁其词,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新一轮朱格拉周期启动,其实指的是制造业投资回升,还有说法是靠三四线启动新一轮城市化,再度推升地产投资。问题是无论制造业投资、还是地产投资,都是老故事,而且恰恰是制造业和地产投资过度,产生了产能过剩和地产库存过高的问题。如果又把它们搞起来,那过去两年的去产能和去库存岂不是白搞了,如果未来中国经济还是靠它们驱动,那是新周期还是老周期?
我们觉得要想有新周期,其实做到一点就够了,就是咬紧牙关不放水。
如果重新放水,再度刺激房价上涨,认真干活的比不过借钱投机的。但如果我们不再放水,抑制地产泡沫,房价不涨了,那大家也就没法投机了,只能靠努力工作赚钱,寻找真正创造价值的方向,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勤奋,新经济和新周期自然也就出来了!(原标题:姜超:货币不放水 才能让房地产热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