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一个网名EXO的网友在玉璞家园论坛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有人在群里说玉璞家园两限房和商品房之间是有铁栅栏的、是不通的,确实有这种可能性,本人曾亲自问过售楼小姐,她说目前来看是有铁栅栏隔开的,是不通的。本人来看现在不通的可能性大,但是建成以后人为通的可能性也大(不管是物业通的还是业主通的,哈哈)…”
这段话陆续收获了几十个赞。而当几年后办理入住时,业主们把上述议论正式付诸实践。玉璞家园业主在收房后迅速组成了维权组织,以贴公开信、拉横幅、找相关主管部门、找开发商等多种方式,集中攻讦西宸原著与玉璞家园之间的那道铁栏杆不合理,将这件事情迅速炒成了社会热点事件。
从法理入手者有之:规划上属于同一个小区的楼盘不应该区内建墙。
从安全上入手者有之:西宸原著和玉璞家园在消防、安保上是一体的,如果打上隔断,万一出现事故能否保证业主安全?
更不乏从阶级政治和道德角度疾呼的:不该以房价的高度划分阶级,在人格面前大家是平等的。
无论最终采信的是哪个角度的抗议,北京市住建委在今年六月约谈了包括龙湖地产在内的五个项目,约谈内容正是它们将限价房和商品房人为区隔开来的行为。
然而,时至今日,没有一家开发商选择拆除隔离墙。可以想见,在受到政府约谈的同时,它们也要从商业角度考虑自己的品牌和作为真正金主的商品房业主。
不过,和站在明处的政策压力相比,更注定了商品房业主将一败涂地的是,背后的政策意图。
众所周知,政府的很多政策出台后都被证明并非最优,其中不少都被政府叫停甚至反转,最典型的就是十年医改最终被贴上“完全失败”的标签。然而,从政策出台意图上倒推所得出的结论是,这项造成了不同收入阶层的人共处同一小区的政策仍将继续实施,而且没有被质疑的可能。
2015年,有主管领导在走访了一个类似于西宸原著这样的混住小区后,表示这种方法不错。他认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城市都有贫民窟,而北京已经逐步有了这样的雏形,但是“绝不能让首都出现贫民窟”。而“让贫富不分区,或许是避免出现贫民窟的一个好方法”。同期,另一位领导人则在视察北京的一个公开场合表示:北京的老百姓最豁达开朗。“大院孩子和旁边的胡同串子能够共处得很好,相互不嫉妒、不攀比”。
两位主管领导的判断,无疑为贫富混住提供了现实上的可行性前提。
更不能宣之于口的一个理由是,当国家层面无法用税收、慈善等方式成规模成体系地实现贫富救助之时,通过一个个贫富混住的小区中的资源共享,由商品房业主让渡一部分权益给自住型业主,政府无声无息地就可以将一部分收入分配压力化整为零。
于是,这样一个场景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当不少人用大半生的积蓄买来一套心仪的住房,并在此后70年内承担不菲的物业费用时,旁边邻居的“拆墙”呼声会清醒地告诉他们,经济上的富足并不能为换来他们期待的物质和精神保障,或者说“差别化的品质服务”。
所以,从初级层面上说,这件事情上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一项政策出台之时就以“力求公平”为主旨,那么处于物质水平优势上的人需要格外警惕自己成为被剃掉羊毛的那只肥羊,或者说从一开始就要做好被剃羊毛的准备。而从更高的层面总结的话,这件由于贫富混住所造成的纠纷证明了这样一个现实:当资本和权力相遇发生碰撞时,最终败北的一定是前者,即使也许后者最初的设计就并不那么合理。
其实对于整个事件,三观稍微正一些的人都会觉得,花多少钱办多少事,2万一平买的房跟人12万一平买的说要共享小区,拉不下这脸来。然而上网看看评论,会觉得本来对保障房业主还有的同情之心,都烟消云散了……
最后,多多想说,就算小区里的墙拆除了,心里的墙还在那里。
想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关注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