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招拍挂市场上拼搏,在2107年的土地市场上,收并购成为大中型房企获取土地的一条主渠道。无论是由万达、融创、富力共同完成的金额达637.5亿元的世纪交易,还是万科先以551亿元拿下广信“资产包”,再参与普洛斯的私有化方案,都值得浓墨重彩。
以“并购王”融创中国为例,“买好地,不买贵地”一直是孙宏斌的拿地哲学。不完全统计,融创中国的全部土地储备货值已高达2.5万亿元。融创中国自2014年开始在收并购市场持续发力,甚至在2016年底基本暂停了在公开市场的拿地行为,转而通过收并购获取成本更低、周转更快的土地资源,并以此支撑公司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
在融创中国背后,表现突出的还有泰禾、阳光城、福晟、旭辉和融信等房企,这些房企中,多数勇猛跃进,用较高的杠杆进行扩张。哪怕银行融资渠道收窄,资金成本越来越高,也在所不惜。
粗略统计,融创、阳光城、泰禾收并购金额占拿地总额比重分别高达78.1%、76.7%和68.9%,而招商蛇口、旭辉、融信等房企所占比重也超30%。
克而瑞认为,未来收并购仍是部分房企的主要拿地方式。一方面,在目前土拍市场起拍价居高不下,有的地块楼板价甚至已高过周边楼盘的销售价格,为了有效降低拿地成本,部分房企依然会在收并购市场上寻找机会;另一方面,在集中度加强和土拍价格较高的背景下,一些中小房企也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机,行业洗牌还将继续进行,这也给了规模较大的房企提供了收并购的机会。
基于此种局面,冲千亿的第二梯队房企,在冲刺的过程中对土地储备获取表现得更加积极。其中,新城控股、福晟集团较为突出。
新城控股项目主要布局在“长三角”区域,2017年全年完成1260.1亿元销售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其在2017年全年获取了2811.6亿元的新增土地货值。
福晟集团2017全年完成销售396.2亿元,但新增土储货值3199.4亿元,与其同期销售金额比值达到8.8,位列企业新增货值排名的第7位,成为TOP30后房企中的“土地收割机”。过去2年时间,福晟并购70余个项目,土地储备面积3800万平方米,总货值约6800亿元。
福晟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吴继红表示,过去两年来,并购让福晟实现了全国市场的快速布局。对于并购,福晟遵循“八二定律”,即在福晟6500亿元的货值中,有80%来自一二线城市,20%来自三四线城市;并要求旗下项目80%来自于收并购,20%来自于招拍挂市场;此外,80%是住宅项目,20%为商业项目。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表示,从拿地的销售比来看,前十强房企拿地金额相当于销售流量的60%,十强中拿地最猛的是中海,中海在2017年销售额是2000亿元,排在不上不下的位置,但是2017年拿地却投下了1000多亿元。
在TOP20之后还有很多企业的拿地金额超过销售金额,这些企业也是准备在2018年好好拼一场,未来肯定会一些黑马冲出来。
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风险是,这些房企大多没有过强的经营性物业,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只有拼命卖房。而在2018年,整个交易量如果剧降,销售出现大反转,选择降价是无法绕开的出路,这对那些早前以合理价拿地和收并购的房企,或许影响不大,但对那些高价拿地的房企,将是艰难日子的开始。想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关注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