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编辑 钱多多)2004年6月16日,腾讯在香港上市。以当时发行价计算,其市值约为62亿港元左右。至2018年3月9日,腾讯市值升至42329.22亿港元,不到14年,涨了超过680倍。换句话说,如果你在2004年6月16日以发行价购买了10万元的腾讯股票并持有到今天,它已变成6800多万。
在房地产、制造业和消费爆发的黄金时代,A股也曾有这样的机会,比如万科、格力、茅台等等,但在新经济起飞的这些年,这种机会越来越少了。
现在,机会又要回来了。房地产造富渐近尾声之后,新的财富盛宴将在这里沸腾。
1、东印度与汇丰
1602年,雄心勃勃的荷兰成立了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为了融资干大事情,他们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向全社会借钱,最终募集了相当于现在几十亿欧元的本钱。
通过此举,东印度公司将社会上分散的财富,包括阿姆斯特丹市市长女仆的钱都变成了自己扩张的资本,也让女仆都变成了与自己有福同享,有难共担的股东。
强大资本的支撑下,在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国王——西班牙国王轻蔑中出航的东印度公司,短短5年便让自己的船队规模超过西班牙、葡萄牙船队数量的总和。
再过不到50年,东印度公司已在全世界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掌握全球贸易的半壁江山,相继建立并掌握了包括中国台湾、新西兰、印尼、纽约在内的国家与城池,阿姆斯特丹成了世界的中心,拥有东印度公司股票的人收获了丰厚回报。
向全荷兰人募集本钱,用自己的扩张替整个荷兰创造滚滚财富。此后,东印度公司的模式不断演进,英国人,美国人,相继用其股份制模式通过发行股票将分散的财富集中起来,也开启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商业与财富新时代。
汇丰银行则是另一个例子。
过去几十年,对香港和香港人命运影响深刻的不是李嘉诚的长江实业,而是另一家公司:汇丰,这不光因为汇丰长期是香港最大的公司,是港币的第一个且最主要的发行者,一直扮演着准中央银行的角色,大多数香港市民都是汇丰的客户,更因为汇丰赚他们的钱,也用他们的钱替他们赚更多的钱。
他们都是汇丰的股东。一项调查显示,在香港,有超过50%的香港市民曾经是汇丰的股东,而且其中的大多数都是汇丰的长期股东。包括李嘉诚、李兆基等香港财团,也都持有大量汇丰银行的股票并因此受益。
如果你从1977年开始购买汇丰的股票,即使每年只买入1万元,到1987年时,你无需再投入,只需每年的股息就可继续购入1万元股票,如果你一直持有,到2007年时,汇丰的市值已增长80多倍,你每年的股息将达到50万港元。因此,有香港人称,要投资,只需要买入汇丰的股票并持有。
出于这一原因,当2009年汇丰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股价大跌时,一位著名股票人禁不住在直播中泪流满面:虽然他自己一股汇丰都没有,但却“替汇丰股民难过。”如今,汇丰的传奇已经过去,但财富故事依然在继续,而且回报更为惊人。替代汇丰的最大典型,便是10多年市值翻了680多倍的腾讯。
把钱交给更能创造财富的人,让这些人将这些钱拿去生产,拿去经营,去创造更多的财富,越多的钱聚集到越多更能创造的人手中,就会创造越多的财富,进而带动整个社会财富的创造,也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受益……
这大概就是资本市场的核心价值所在,这个核心曾在中国资本市场存在并发生,也曾渐渐走向偏离。
2、脱节的A股
最近几年,除了中国,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股票市场几乎都在涨。
但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2.7万亿人民币(约12.2万亿美元)。这一数字比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差7万多亿美元,但比排名第三的日本,多了7万多亿美元。
而且,中国依然在高速向第一大经济体前进。去年,中国GDP增幅达6.9%,超过政府年初提出的6.5%,增量达8.35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增量也达到900美金左右。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奋斗目标是,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0美元,当初几十年的奋斗目标,现在一年就超额完成了。
宏观之外的微观层面,所谓实体经济下行的另一面,中国经济也是日新月异,一批又一批新兴企业几年就把过去几十年的仗打完,动不动就估值百亿甚至千亿美金;在诸多财经自媒体的标题中,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企业不但让13亿国人今夜沸腾,集体无眠,而且动不动就放倒日韩,超越欧洲,还让美国哭晕在厕所……
经济增长引领全球,为何股市熊成了这样子?
答案有很多,最大的问题是三个:一是中国的股市与中国的产业经济脱节了;二是监管不力且上市公司耍流氓的多;三是退市制度几乎是空谈。
其中,最严重的是第一个问题,它的直接后果是让21世纪的中国股市装的还是20世纪的中国经济基本面,所以也就导致了中国股市与中国经济的严重悖离。
资本市场的健康持续成长来自于上市公司的持续成长。今天,是科技创新引领经济成长的时代,但今天,中国最能成长的科技创新企业,要么不上市,如华为,要么就在中国盈利,到境外上市,跟A股无关!
腾讯、阿里、百度、京东……这些公司的业务核心统统在中国,用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在中国市场,赚中国人的钱,但他们的经营成果统统被其他资本市场分享。
今天中国最大市值公司以及你追我赶的高成长公司,已经是腾讯、阿里以及一批新兴公司在白天黑夜的交替,但让他们交替的不是中国股市。中国股市交替的依然是两大行,以及一批批已经无甚生机与活力的传统老不死公司,后者讲着腾讯、阿里和独角兽身后残羹剩汤的伪新经济故事和重组的鬼话连篇。
到今天,打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股市行情,满屏满屏飘着的,还是老气横秋四个字,以及妖资妖股、烂人乱搞的歪风邪气。“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中国股市还不到30岁,但它真的很老了,而且还老不正经!
好公司进不来,烂公司不退下,不好不烂的大多数都在瞎搞(华商韬略正系统地摸排A股公司,几乎每5个公司或董事长名字丢进百度一搜,就会出来财务欺诈、违规操作等信息,这还只是被抓到的)。这三大问题,是中国股市的最大顽疾,也是中国股市投资者的悲哀。
这两年,监管层不断加强和改善监管,渐渐在后两个问题的解决上让人看到希望,但让好公司进来是一切的源头,这源头虽然一直在喊话,却如新华社所言:“拥抱创新型企业——这是中国资本市场从新世纪之初就拥有的梦想,波折不断。”
华商韬略也曾多次发文,直指中国资本市场的老态龙钟,提出让市场与产业经济接轨,才是让市场重新回归活力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