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车为什么那么容易“烧机油”呢?
注意,“烧机油”加了引号。我们的意思是,为啥德系车的机油消耗速度要高于日系车和美系车?这个现象不仅在国内有,在国外也是。
美国的《消费者报告》曾对50万车主做过调查发现,在最烧机油的30款车型中,德系车占了70%。
貌似,机油消耗量大,是德系车的一种“通病”,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这一定就是坏事情吗?那可未必。
首先,我们要正确理解“烧机油”的意思:
所谓的“烧机油”,并不是正真意义上的机油点火燃烧,因为机油不能被点燃。与汽油不一样,汽油当然是可以被点燃的。
众所周知,机油的作用就是润滑、清洗、冷却、除锈等。既然机油根本不能点燃,那么“烧机油”的传说怎么来的呢?
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时,机油会被带至发动机汽缸壁上的细小网格内。
在气缸壁上的机油因为燃烧室的高温会成为油气分子,部分油气分子会通过油气分离器回到发动机内,部分油气分子则会通过排气气门到排气管中或者空气中。这种机油消耗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烧机油”。
因此我们通常讲的“烧机油”实际是指机油消耗过快。那么,德系车容易“烧机油”的原因是怎样的呢?
这要归咎于德系车在发动机中引入的珩磨技术。
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拿个放大镜看一下发动机的气缸壁,不难发现其表面并不像日本发动机的气缸壁是平的,而是存在一个个细小网格,这个就是珩磨之后留下的痕迹。
这些细小网格是用来储存机油用的,俗称小油库。
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机油的作用,有助于汽缸壁上油膜的建立和保存,降低活塞和汽缸壁的摩擦。最终的结果就是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没有珩磨技术的发动机,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没有机油的充分润滑,属于干摩擦,摩擦力相对较大。长期在这样工况下,气缸壁和活塞环会有磨损,最终会导致发动机寿命降低。
所以,不难发现德系车的珩磨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增加发动机使用寿命的同时,也存在着弊端——机油消耗量大,也就是“烧机油”。
但是“烧机油”的现象并不可怕,正常情况下只要按照产商的要求定期进行保养,是不需要额外添加机油的。
在工况较差和驾驶习惯不好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定期检查发动机的机油量,做到及时添加,避免因为机油过少导致的发动机损伤。
根据调研,日系车虽然烧机油现象很少,但是使用寿命上比德系车相对短一些。
比如说:德系品牌车型平时容易“烧机油”,可发动机到了30万公里才需要大修;
而日系品牌车型平时不容易“烧机油”,但是发动机到20万公里就需要大修。
而决定发动机大修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摩擦情况,它是发动机自损能耗中最大的摩擦阻力来源。
所以,珩磨技术的应用,降低了这个占比最大的发动机自损耗来源,延长了发动机寿命。
诚实地说,大多数国人都没有欧洲人那种良好的驾驶习惯,和对车辆精心养护的意识,而且换车的频率也比价高。
所以德系车率先使用的珩磨技术,在中国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反而还落得了“烧机油”的罪名。
有人说珩磨技术已经很普及,并不是德系车“烧机油”的真正原因;但事实上,虽然珩磨技术并不是近几年才被发明出来的,但现阶段日系品牌的发动机,确实不稀罕这项技术。
而美系通用旗下车型里,也只有欧宝的发动机才应用了珩磨工艺,因为欧宝是德国车。(原标题:为啥德系车容易“烧机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