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外婆”和“姥姥”吵了起来,起因如下:
6月21日有媒体称,上海市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上海教育(沪教版)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书第24课《打碗碗花》的课文中,将原文中的“外婆”全部改成了“姥姥”。上海教委解释称:“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姥姥’是普通话词汇语,‘外婆’‘外公’属于方言。”
这下(南方)网友炸开了锅,细心的网友则根据教委的说法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发现还真是如此:
也就在这一天,关于姥姥和外婆的微信指数和百度搜索指数一飞冲天,看来大家都很想查证自己的“外婆”不是“姥姥”。
且不谈谁对谁错,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因为方言在商业战场上取得了越来越显著的经济性胜利。
语言的多样性对经济不利?
《经济学报》上曾有人做过研究发现,方言多样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他因素不变时,消除方言多样性可使人均产出提高多达30%。
这让小巴想起了一个旧事。
2002年,一个叫肖雅的山东女孩在温州打工。由于她的家乡菏泽地处山东、安徽、河北、河南省的交界处,因此她四地的话都会说。而在温州期间,她又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温州话。
接下来的故事线就好猜了。
有一次,在逛批发市场时,她无意间充当了来自河南的客商同当地温州老板的方言翻译,最终促成了一笔17多万元的生意,她也意外得到了1000元作为翻译费。
这让小姐姐发现了商机。
温州话是中国最难懂的方言之一,而温州又是中国的日用品和小商品生产基地,当时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流量高达上百万人次。
由于语言不通,很多温州商人白白丢了大生意。肖雅开始学习各种方言,在温州各大市场中充当方言翻译,两年下来,这项业务让她在当时创收60多万元。
这恰好反映了方言对商业活动的阻碍,它无形中抬高了企业的人力成本(需要一个翻译)。
而对语言不通的劳动力而言,语言能力还会影响收入。
美国就曾在2004年出过一个数据,在检验移民讲英语能力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时,发现英语讲得越差收入越低,即语言会影响生产效率。
这点在我们同样方言众多的老邻居印度得到验证。有关资料统计,印度共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光货币就印了15种语言。
如果印度的内陆邦居民,要到印度的沿海去打工,就可能有麻烦了。他在当地受过地方语言的教育,但在一个新的地方,他不识当地文字,听不懂当地语言,他就无法融入社会,融入企业,融入工作群体。在本地不是文盲,到外地就成文盲。
从经济发展和提高生产效率来说,有统一的语言相当重要。
但方言并不是一直都是商业活动的绊脚石,在某些情境下,它反而成了信誉的保证,中国的商帮就是一例。
讲方言的商帮信誉更高
明朝天启年间,宁波鄞县的药材商人在北京创设鄞县会馆,成为宁波商帮成立的标志性事件。
明朝的官方标准语为南京官话,隶属于北方官话区。这算是“外婆”与“姥姥”的一次历史性邂逅。
明中叶以来,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观,经营规模和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商人不可能独立从事商品的运输和贸易的全过程,因此从事长途贸易的地域商帮在中国商业发达地区陆续兴起。
但长途贸易最大的风险在于代理人的违约,事实上,代理人携款外逃、侵吞货物或工作偷懒的事情时有发生。
为了降低代理人的风险,以血缘关系或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商帮,就成了委托人最好的选择。
历史上著名的徽商,以血缘宗族为纽带,而晋商则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在这类体系中,一旦有人违法,则面临着来自宗族或同乡的集体惩罚,甚至被剥夺“从业资格”,大大提高了违法成本。
在这个信誉背书下,操着代表性口音的商帮人,在因技术落后而难以监督代理人的时代,反而成了信誉的标志,这也是商帮得以在全国各地做生意的重要信用基础之一。
而随后,作为商帮的延续,各个出生地的商人,也形成了特有的文化标志,成了人们做生意的参考。
而每年的胡润富豪榜中,也会根据出生地划分,来观测各大商人的财富贡献。例如2017年的胡润富豪榜,粤商就第一次超越浙商排名第一,比去年增加52人到284人;浙商有263人,比去年增加15人。排名第三的是苏商,有133人,比去年增加12人。
除此之外,方言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下,也有了新的生长土壤,贡献了全新的商机。
有方言才酷的小镇青年
商机一,出现在全球品牌对中国进行的本土化推广中。
2016年,优衣库为了推广自家的轻薄羽绒服,拍了6个用方言(粤语、山东话、上海话、闽南语、四川话和东北话)念RAP的视频。
相似操作的还有耐克,同样借嘻哈热潮,他们也是通过rapper轮流表演了北京话、粤语、重庆话、上海话、长沙话这5种方言。
而Facebook、YouTube在印度、香港进行本土化实践的时候,也采用了几乎相同的策略来吸引流量,而印度网民的语言消费能力更加丰富,其中46%主要消费当地语言内容。
用优衣库母公司迅销全球创意总监的话来说:“伟大的全球品牌,一定是伟大的本地品牌。要取得全球的成功,必须要在本地取得成功。”
方言或许是市场化的一种阻碍,但也为全球品牌在本地化的进程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品牌营销思路。
商机二,在当下最火的短视频。
近年来,地处二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十分活跃。
这一时代的年轻人更推崇城市归属感和标签感,他们不觉得方言土,反而造就了一种新的酷文化,因此本土气息浓厚的方言短视频也成了他们热衷的对象。
“钟爱的老表”以广西方言配音视频和搞笑短剧,风靡广西本土。公众号运营了14个月,已经坐拥54万粉丝,每则头条的阅读量都破了10万+,腾讯视频的累计播放量突破5000万。
2017年,在被称为短视频“奥斯卡”的金秒奖中,出现了粤语、东北话、长沙话、大连话、闽南语等超过十种方言的参赛作品。
而获得最佳方言短视频奖项的“粤知一二”,74.5%的粉丝来自广东,“大连老湿王博文”粉丝地域分布中占比最高的是山东。
此外,方言类视频内容的受众相当精准,均来自于特定地域或者文化圈层。由于这类内容能够被更精准地推荐给潜在用户,因此也成了相应品牌和广告主兵家必争之地。
诚然,人们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来消弭地域间的沟通障碍,但方言作为语言系统的重要标志,在注重个性化的互联网时代越来越有其存在的价值。
我们不仅需要“外婆”或“姥姥”来寄存乡愁,也可以通过“外婆”与“姥姥”的碰撞,带来更多的文化甚至经济上的可能性。
除了回应外婆和姥姥的官方定义,上海教委的回应中还提到:“上海是一个改革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丰富的语言交融也有利于共建和营造多元、包容、开放、和谐的社会环境。”
但小巴觉得,用“姥姥”来替换“外婆”,好像一点也不开放包容。
此外,如今互联网的语言也崛起了一股新的“方言”——“网络语言”,例如打call和C位,正是粉丝经济的聚集地——饭圈,通过《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送上了当下的语言风口。
在年轻人主宰网络世界的当下,有些语言注定避无可避,尤其是在商业社会,越来越注重未来消费力和个性消费欲的年轻群体。
最后,小巴留个思考题,你知道什么是zqsg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