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财经 要闻 / 产业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为什么给予小米“减持”评级——多机构均表示看空

为什么给予小米“减持”评级——多机构均表示看空

2018-07-11 09:13  来源:易简财经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易简财经

虽说,小米今天打破破发魔咒,大涨13%,以19港元/股的股价收盘,但小编依旧看空小米。

小米今日大涨13%,但它的市值还是高了

7月9日,小米集团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为了迎接小米,港交所甚至特地定制新锣,现场热闹非凡。不过开盘后股价不太给力,开盘即破发,跌2.35%,报16.6港元,最后收盘价16.8港元/股。

不过今天一早,小米的股价却突然给力起来,先是涨回发行价17港元/股,盘中更是一度突破到19.34港元/股,最后以13%的涨幅,稳在了19港元,市值则达到了541亿美元。

按照这个市值,小编简单的计算了一下,发现小米目前的市盈率依旧有91倍之高。

对此很多网友表示,小米成了热点。我得承认,小米是个好公司,但我没那么坚强的信仰在这个估值买下手。这钱咱赚不到。

有网友还对此进行了分析称,小米的pe还是太高了,同行业世界第一苹果才20倍,不外乎小米故意向外界展示互联网的一面,因为互联网公司的pe偏高,但是诸如腾讯这样净利700亿人民币的超级蓝筹也才40多的pe。在大机构确定不买单后,雷军转而低定价让散户认购,创业十年,这是最好的套现方法。经历过小米2016年危机后,雷总肯定明白,当前小米再错过上市,可能就因为地位滑坡无法给投资人兑现回报。别看小米今天13%的涨幅很心动,长期我依然看空。本质上它就是用互联网的高效率做了联想该做的事,纯组装机,而且还是跟在苹果后面亦步亦趋的模仿,毫无创新力可言。利润率被华为OV吊打,渠道主要是是抢购,产品平均售价上不到一千块,红米居然占比70%+。为了吸引机构认购股份也是拼了,造势2000亿美元,1500亿美元,最后抛出一个800亿美元的烟雾弹,到最后敲钟只剩下500亿美元。三年前,雷总说:我雷布斯就是饿死,穷死,破产也不会上市割韭菜。三年后,雷总带着劫后余生的激动喊了一句,真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面就让我们分析下,为什么小米不值这么高市值。

手机市场饱和,未来将面临苦战

首先来看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

智能手机是小米起家的产品。在小米的招股书中也明确写道,2017年小米手机业务占到总业务的70%以上。同时,手机也是小米必须捍卫的核心业务。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风口逐步接近尾声,未来小米手机面临着诸多挑战,一场苦战在所难免。

根据互联网女王的报告显示,2017年是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未能实现增长的一年。并且,根据国金证券研究创新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网的智能手机数量达到10亿部左右。这都意味着,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过程已经完成,未来销量的增速将逐步下降。显然行业的机会将来自换机需求和产品的结构性变化。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前5大品牌占据了中国智能手机存量市场85.8%的份额,国产手机四大品牌(华为、小米、OPPO、vivo)增长迅猛,主要蚕食的是三星的份额,而苹果用户忠诚度较高,市场份额保持稳定。由于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告一段落,主流厂商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明显高出一筹,所以,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基本已定,已经不会再给新进入者任何机会。

而根据国金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小米定位中低端的红米及红米Note系列,占据了64%的历史销量,中高端的小米Note系列只占据了34%,而旗舰的MIX系列只占了2%。这无疑说明,小米的整体客户群体偏向中低端。

但,从换机周期的角度看,中高端用户的换机频率,要远高过低端用户,这对小米手机的未来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同时,在手机创新上的发展,原本是小米的成功模式之一,甚至引发了所有手机厂商的高度关注和追随模仿。但如今看来,这种手机创新上的优势正在逐步削弱。

举例而言,小米是全面屏的始作俑者,第一代MIX手机早在2016年10月25日就公开发布,并于2017年2月开始销售。而三星Note 8、夏普S2、华为麦芒6、vivo X20、金立M7等竞品直到2017年8-9月才陆续发布。不过,当新一代旗舰产品MIX 2S 于2018年3月27日亮相时,竞争对手的追赶步伐已经明显加快,华为P20、vivo X21,OPPO R15均同时于3月发布。

无论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已接近尾声,或者是主要覆盖的中低端换机频率低下,还是自己的引以为豪的“黑科技”逐渐被人赶超,这都无疑表明了,为了小米手机将面临的挑战会更加艰巨。

小米并非互联网公司

知名自媒体砺石商业评论指出,除了小米手机,小米互联网服务是小米在招股说明书与路演过程中一再提起的亮点,但这只是雷军指鹿为马,外界并不认同。

大家熟知的典型互联网企业有美国的谷歌、亚马逊与Facebook,有中国的腾讯、阿里巴巴与百度(以下简称BAT),这些企业都具有互联网企业所特有的几个显著特征:

第一,谷歌、亚马逊、Facebook与BAT,它们都是在搜索、电商与社交等某一特定互联网服务领域的专家企业,而小米并没有自己核心的互联网服务,只是基于自有硬件提供一些简单的软件与游戏下载服务。

第二,谷歌、亚马逊、Facebook与BAT都具有非常高的用户粘性,用户无论是在PC端还是手机端,无论使用苹果手机还是安卓手机,都对上述企业提供的互联网服务高度忠诚。而小米手机的用户一旦转向其他手机品牌,就不会再使用小米手机提供的软件与游戏下载等服务。

第三,谷歌、亚马逊、Facebook与BAT等企业服务用户的边际成本无限降低,无论其服务1亿用户还是10亿用户,固定成本不会发生太大增长。而小米互联网用户的增加,是以用户使用小米手机的数量为前提,而每一部小米手机销量的增加,都伴随着高昂的固定成本,而不具备互联网企业所特有的边际成本无限下降的特点。

上述典型互联网企业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小米公司无一具备,其如何称得上是一家互联网企业呢?

据了解,小米的互联网服务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以手机APP和智能电视流量变现为主的广告收入,2)运营线上游戏所获得的分成收入,3)付费内容订阅收入(音乐、文学、视频)、在线直播收入和互联网金融收入。

公司招股书数据显示,近三年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始终没有超过10%,2017年甚至下滑了1个百分点到8.6%。尽管雷军一直认为小米模式不依赖硬件赚钱而是主要靠互联网服务来变现,但坐拥近2亿MIUI月活用户仅实现了57.9元的单用户收入,小米的互联网服务业务迄今并没有亮眼的表现。

同时,小米的用户规模、活跃度、使用时长与BAT等互联网企业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商业价值也不可同日而语。

第一,用户每天使用小米手机的平均时间约4.5小时,但这4.5小时主要消耗在微信、淘宝、百度、优酷与爱奇艺等超级App上,这些App所产生的商业收益与小米公司毫无关系。

第二,MIUI月活用户超过了1.9亿,但这些用户都是低价值用户,他们的生命周期与用户使用小米的生命周期一致,只有1-2年,用户不再使用小米手机,也意味着用户不再使用小米提供的互联网服务。

小米能获得的互联网收入主要源于手机应用、游戏分发以及在MIUI系统内提供的在线广告服务,而这些互联网服务的市场空间与盈利能力极为有限,也与华为、oppo与vivo等手机并无本质差异,上述手机企业同样在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应用与游戏下载服务,用户每天使用它们手机的时间也很长,操作系统用户数量也非常可观。如果小米可以定位为一家互联网企业,那么华为、oppo与vivo也都可以自称为互联网企业,显然这个逻辑并说不通。

究竟值多少?

那么小米究竟值多少?

国金证券研究院通过综合PEG、DCF和SOTP三种估值方法,算出了小米最合理的估值。

国金证券研究院的报告表示,小米是一个结合了硬件、新零售和互联网服务的科技消费新物种,在业务上并没有可以完全对标的公司。但是,成长性是考量小米估值的最重要维度之一。我们在图表80中列举了全球在科技硬件、互联网和新零售方面的龙头企业作为PEG估值的参考。基于保守理由,我们剔除PEG偏高的三星和亚马逊,得出全球可比公司平均PEG为1.15。按小米2018-20年36.7%的预测净利润CAGR,可计算出42.2倍的2018年PE,进而得出4213亿港元市值或每股18.82港元。我们认为,这是目前小米估值的上限。

我们进而从现金流角度对小米做了DCF估值。在10.6%的WACC和1%的永续增长率假设下,我们得出小米的企业价值为3397亿港元或每股15.18港元的合理价值。

最后我们用分部加总法(SOTP)来检视一下从不同业务角度来测算的估值水平。在智能手机部分,我们选取15倍的预测PE,略低于苹果的16倍。在IOT与生活用品部分,我们给与较为乐观的50倍预测PE(以电商公司平均估值为基准)。

互联网服务方面我们参考港股和A股相关企业的估值水平,给与40倍的预测PE。其他业务给与10倍预测PE。最后得出在SOTP估值框架之下,小米的企业价值为3133亿港元,相当于每股14.01港元。

综合PEG、DCF和SOTP三种估值方法,我们取平均值得出小米合理价值为3581亿港元,约合456亿美元,相当于每股16港元,低于小米的IPO发行价17港元。

抢钱!最后的疯狂

其实,最近几个月,各大公司IPO的消息非常多。

但市场行情并不是很好,去年在港上市的“新经济五剑客”:众安在线、阅文集团、易鑫集团、雷蛇和平安好医生均已跌破发行价。而优信、猎聘挂牌之后的走势惨淡。优信上市首日股价在半小时即宣告破发,一路跌至8.16美元后才触底反弹。

那为什么即使估值降低,即使行情不好,也要上市?

核心问题就在两个字:缺钱!

公司没钱,生存还是死亡就是大个问题。

小米为例,招股书显示,2017年其经营利润为122.16亿元,经调整经营净利润为53.6亿元,净利润为亏损438.9亿元;

拼多多2016年和2017年的净亏损分别为2.92亿元和5.25亿元。

这些公司的体量是建立在持续输血的基础上,一旦资金短缺,发展必然受限,骤然崩塌也有可能。

同时基金也没能力持续投入,甚至想要拿到收益退出。

而小米这个时候流血上市,就是为了在这最后的窗口期“抢钱”!

著名投资人王功权曾判断:小米IPO三个月内的股价走向,将深刻影响中国创投行业的投资价值取向。(如果股价)好,则大家继续做爆炸成长梦想;不好,则风险投资的一个泡沫时代结束。

或许,我们离泡沫破裂,真的不远了。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