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嘉基金,市场上仅存的两只封闭式基金之一,迈出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最后一步。
5月23日,久嘉证券投资基金(184722)发布停牌公告。公告表示,此次停牌的原因是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就基金转型事项的计票。长城基金公司旗下这只诞生于2002年的高龄封基,将在决议生效后转型为开放式基金。
今日“遗老”
根据 《久嘉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这只基金将于2017年7月4日到期。不过,据证监会网站,今年1月10日,“基金久嘉”已经申请变更为“长城久嘉创新成长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并于4月13日获批。
显然,完成转型后,久嘉将成为一只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采用契约型、开放式的方式来运作。
从投资范围来看,转型后的久嘉基金将着力投资于“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创新型上市公司”,股票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0%-95%,其中投资具有创新成长主题相关的证券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长城基金已经将旗下的“基金久富”转型为“长城久富核心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
为什么选择转型而不是清盘?“转型能更好地保护份额持有人的利益,”长城基金表示。
“如果任其到期清算,基金份额持有人不仅要承担股票资产变现的冲击成本,还要承担清算费用以及清算期间的机会成本,”长城基金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实施基金转型不但避免了到期清算产生的相关成本,也消除了基金折价交易现象。”
“重生”存疑
实际上,市场上“硕果仅存”的另一只封闭式基金,银河基金旗下的“基金银丰”也已经于4月向证监会申请变更为“银河沪港深精选(LOF)”,并于同月获批。这只基金成立于2002年8月15日,上市以来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84.1%。
这意味着,到今年下半年,随着久嘉和银丰这2只“遗老”的转型完成,传统封闭式基金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封转开”之后,“遗老”能否重绽活力?从基金一季报来看,转型为开放式基金的封闭式基金普遍遭遇了规模缩水。
业内人士分析称:“封转开以后,原来的核心优势没有了。”本来,由于没有赎回和新进资金稀释的压力,封闭式基金的规模更稳定、建仓限制少,基金仓位水平更稳定。但转向开放式基金之后,“规模变动和流动性压力会加大操作难度”。
更实际的似乎是套利机会。盈码基金研究员杨晓晴认为,随着封基到期日临近,市价向净值逐渐回归,“持有上述基金到期前卖出或到期按净值赎回,还是可以收获较为可观的套利预期年化收益”。
昔日“元老”
其实,在2001年开放式基金诞生之前,封闭式基金曾经为我国的基金发展史立下了汗马功劳。
1998年3月19日,由国泰基金和南方基金发布的“基金金泰”和“基金开元”这两只封闭式基金,成为A股市场上最先出现的基金品种。
“当时那批老封基培养了很多人才,”业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介绍称,“王亚伟就是基金兴华出来的。”
基金兴华曾被誉为“最牛封基”,在15年的封闭期内创造了1131.25%的投资回报,历史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18.5%。其第一任基金经理正是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现在的私募界“大佬”江晖、石波,天弘基金总经理郭树强,都曾经管理过这只传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