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基金 公募 / 私募 / 理财 / 信托 / 排行 > 19年来公募年均回报率超14% 金牌基金经理炼成记

19年来公募年均回报率超14% 金牌基金经理炼成记

2017-07-06 09:58  来源:证券日报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证券日报

  19年来公募年均回报率超14% 金牌基金经理炼成记,截至6月30日,116家公募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0.07万亿元,正式跨入10万亿元时代;与2011年年底的2.19万亿元相比,公募基金资管规模五年半增长3.6倍。2012年以来,450余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回报率为65.44%,超半数基金的年均回报超20%。

  五年多来,公募基金行业经历了什么?

  今年上半年,《证券日报》记者辗转于京、沪、深三地,寻踪15位金牌基金经理。重走15位理财高手的来时路,我们能清晰地感受整个资管行业的心跳,得与失之间的成长力量。

  19年来公募基金

  年均回报率超过14%

  根据天相投顾数据,基金管理公司从2011年底的66家发展到2017年6月底的117家,产品数量由不足1000只增长到4300余只;公募基金规模由2011年底的2.19万亿元增长至10.07万亿元,五年半时间增长3.6倍。其中2015年股票市场的超级行情中基金规模增速最快,增长绝对值也最大;2016年市场疲软,基金行业整体增长缓慢,总体规模增速不到5%。

  过去的五年半,天弘基金可能算得上是公募基金行业中最大的赢家,规模从2011年年底的74亿元增长至2017年6月底的15185.61亿元,增幅超过204倍。仅天弘一家公司管理的公募规模已超行业总规模的七分之一。工银瑞信基金、易方达基金规模分别为6989.27亿元、4741.43亿元,分别位居行业第二、第三。

  除了基金公司看重的规模,投资者关注的业绩也可圈可点。据资讯统计,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平均年回报率2012年、2013年分别斩获3.97%、11.59%的正回报,2014年、2015年更是分别获得20.95%、41.93%的回报率。2016年,公募基金收益缩水严重,偏股基金当年平均亏损6.39%。2017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平均回报率分别为4.78%、4.17%。

  如果把眼光放远一些,公募基金成立19年来,年均回报率超过14%,而美国20年的公募基金行业平均收益率只有2.8%。其实,14%的年均回报率放在全世界任何一个理财市场上,都是一个相当优秀的数据。

  在这些靓丽成绩单的背后,是一批“金牌基金经理”的诞生。他们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一、管理代表基金的时间已经超过3年,且公募基金经理任职年限超5年。二、任职以来,其掌管基金年化收益率超过20%。三、管理的代表基金近三年业绩持续排同类前1/2。在1500多人中,最终只有15人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

  金牌基金经理练就一套“组合拳”

  在刚刚过去的半年里,《证券日报》记者先后在北京采访了新华基金、国金基金、民生加银基金、泰达宏利基金及天弘基金,依次与崔建波、徐艳芳、孙伟、刘欣、肖志刚等5名金牌基金经理促膝长谈;在上海采访了国泰基金周伟锋、兴全基金吴圣涛、华安基金吴丰树、交银施罗德基金曹文俊;在深圳采访了大成基金石国武、博时基金韩茂华、景顺长城基金鲍无可、国投瑞银基金陈小玲、安信基金陈一峰及南方基金史博。

  如果说投资股票的共性的话,15名金牌基金经理都强调安全边际,注重基本面选股、估值的合理性,几乎不参与讲故事的股票;另外,业绩回撤控制的能力普遍高于业内平均水平,能做到知错必改。通过对连续四年基金持股数据分析,记者发现,这些基金经理持股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所持股既有创业板也有主板大蓝筹,行业分布也不集中,看似没有任何主线可循;所谓“神不散”,15名金牌基金经理选股遵循着投资本源,看重企业真成长,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多采取“此消彼涨”的调仓手法,讲究的是一种均衡配置,组合打法。

  当然,因为经历不同,身处环境各异,这些基金经理也有各自独特的打法。民生加银基金孙伟,有4年军校履历和5年军工工作背景,买卖股票像军人一样守纪律懂取舍。“我会按照相对合理的估值体系和严格的风控体系去投资,如果股票高估了就卖掉,低估了就大胆买入,基本上很少去追热点。”采访中,孙伟这样对记者表示。

  国金基金徐艳芳,在2012年从保险行业转换到基金行业,资产配置、风险控制在她心中的分量很重,也比别人理解得更深一些。所以,她能“玩转”资产配置,风险来临前股票仓位“急刹车”,将股票仓位从69.48%猛降至2.90%。也正由此,徐艳芳成功躲开股市剧烈调整带来的冲击,她管理的基金净值稳如磐石;股市回暖后,2016年一季度她将基金股票仓位由2015年底的9.81%猛增至88.46%,成功捕捉到反弹。徐艳芳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道,“能转换策略纯粹基于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虽然比较幸运,但更重要的是风险来临时我懂得敬畏市场。”

  是啊,“敬畏市场”是这15位金牌基金经理的共同心声,多次穿越风雨,才能磨炼出这样的信念。

  责任担当:宁可放弃奖金也要品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基金经理投资也会犯错,关键是错了以后怎么办。《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五年前,谈及犯错,基金经理们大多缄口不言,基金公司合规部也不允许基金经理谈及投资犯错,唯恐引起投资者的不信任。事实上,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反而使得投资者“敬而远之”。

  五年后的今天,成熟的基金经理不再避讳谈犯错。《证券日报》记者采访过这15位金牌基金经理后,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的坦诚,没有人遮遮掩掩,没有人找借口去搪塞。这也说明这些基金经理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愿意负起责任,愿意从错误中学习,并修正自己的态度或观念。其实,作为一名合格的基金经理,不能过度小心翼翼,矫枉过正,否则虽然可能少踩地雷,但投资成绩也将因此受限。投资者需要的也不是从不犯错的基金经理,而是具反省能力、知过能改、愿意不断提升自己的基金经理。

  天弘基金肖志刚和泰达宏利基金刘欣均向记者表达过相似的观点:用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信息要素去解释股票表现,大概能解决20%,即80%的规律是不知晓的,所以,我们要承认在投资过程中一定会犯错的。当我们真正发现逻辑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立即去寻求改变。

  记者5月去深圳采访时,博时基金韩茂华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2014年底至2015年,由于零售股跌了很多,从市值和价值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块很安全的资产,于是我买了很多零售股。但持有一年多没什么上涨,基本上在组合里是一个无效仓位。”他回顾说,“我思考了一年最终才说服自己,2014年底起来的行情最根本的逻辑是中国梦,市场追逐的是中国的未来,中国的转型、创新,追逐的是一块将来能够盈利增长很快的资产。市场这种追逐有很多道理,想明白后,我卖掉了零售股。”然而,他刚刚卖掉的零售股,在2016年伊始得到保险机构的举牌,随后很多资金跟着保险一起买此类股票。但韩茂华没有走回头路,用他的话说,“我要买的公司是有前景的,而不是因为保险举牌,我不挣这种博弈的钱。”

  通过走访,《证券日报》记者还深深感觉到,基金经理始终将投资者的利益放在心间,甚至有基金经理发出了“宁可放弃奖金也要品牌”的呼喊。国投瑞银基金陈小玲就十分坚定地说道,“基金经理也要有自己的选择,是要年终奖,还是要自己的品牌?我肯定要自己的品牌。”

  “公司赚钱,投资者亏钱”,在这一行业痛点面前,不少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已经做出自己的选择,把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维护自身品牌。而这,同样需要那份沉甸甸的责任。通过这一事件更能突出在平时的投资当中要有自己的观点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最重要的!、

  推荐阅读>>>


  “独门股”成了基金业绩自戕的“毒药”


  成功举办基金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培训班


  公募基金首次超过10万亿 规模创新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