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公募FOF(基金中的基金)的第一批批文还在等待中,但基金公司公募FOF产品的筹备工作仍一直在推进,尤其是主流的基金公司,不论是投研体系的搭建、考核机制的完善抑或中后台的准备,都在日臻完善。证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14日,共有78只公募FOF排队申请等待“准生”。
监管层对FOF最近的一次反馈意见日出现在7月7日,并且在7月12日受理了华安基金的荟萃组合精选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该基金申报材料日显示为2017年7月5日,相比提交第一批申报材料的第一批基金公司,已经过去了8个多月。
“之前听到消息说是6月份会有第一批批文下来,不过现在都快8月了,还是没有准确消息。市场传言很多,但大家还是在等待最终落地的消息。”一家老牌基金公司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多家受访基金公司人士也认为,国内个人投资者对FOF的了解度不够,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公募FOF的推介,个人投资者过于看重短期收益忽视长远回报的心态也需要慢慢扭转。
44家公募申报了78只公募FOF
从去年11月末开始,不断有基金公司加入到FOF排队大军中来。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共有44家公募申报了78只公募FOF产品,不仅华夏、南方、博时、建信等老牌基金公司积极备战,像格林、汇安、中加、信达澳银等次新基金公司也都上报了产品,尤其令人注意的是,汇安基金上报了一只货币型基金的FOF,颇有“鹤立鸡群”之感。
不仅基金公司,就连“宇宙第一大行”的工行也在本月上旬为公募FOF推出了国内首个银行的基金指数,首批上线的指数有两只,“中证工银财富股票混合基金指数”和“中证工银财富动态配置基金指数”,基于基金公司、基金产品、基金经理三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在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基金中选取综合得分最高的开放式公募基金作为样本。
第一财经记者也了解到,具体到一些基金公司,在筹备FOF时,首选是准确定位FOF理念,在此基础上筹备人员、搭建投研体系、准备产品、以及中后台的准备等。
FOF为公募基金提供了更多样的产品设计,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类型的产品选择。FOF产品的风险程度跟具体的产品设计高度相关,对于投资比例集中在股票型基金的FOF产品,它的风险并不低;而对于投资比例集中在固收基金的FOF产品,它的风险则相对较低,目前较多产品采用的目标风险策略能较好的平衡风险和投资回报的关系。
华南一家基金公司的做法是,丰富其旗下的底层产品,跟踪近30个指数标的,并且超过10只指数基金有了C份额。
“C份额最大特点是0申购费,持有超过七天以上免赎回费,仅按日计提销售服务费0.4%(按日计提),适合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进行行业轮动配置。”该基金公司人士介绍道,为了筹备FOF,做法是加大对一些更有市场空间的宽基指数的开发力度,为FOF的资产配置提供良好的底仓产品。
从国外FOF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混合型FOF是主要类型,股票型FOF和债券型FOF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货币型FOF、商品基金FOF等其他FOF的数量则相对较少。由于混合型FOF可以配置于股票、债券、商品、货币等工具,可以体现出FOF侧重大类资产配置的特点。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排队的公募FOF产品中有15只产品名称上带有“混合”字样。
外部FOF难题
与普通基金不同的是,FOF具有波动小、下行风险低的特点,FOF更关注宏观经济变动及其对不同类别资产的影响,从而在大类资产之间进行配置,降低了单一资产的系统性风险。按照海外FOF的发展经验,外部型将是FOF是重要的一个类别,国内的基金行业也对这个问题具有较为鲜明的态度。
“对于当前公募FOF主要采取内部FOF形式还是外部FOF形式的热点话题,我们的策略是根据FOF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及资产配置目标,来决定内部基金与外部基金的投资比例。根据现行的公募FOF政策,经测算投资内部基金可以减少接近1%的费用成本,对中低风险FOF产品而言,节省这一成本会对产品的收益有明显提升。”建信基金相关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随着国内公募基金的创新和快速发展,目前产品种类和策略的丰富程度均有所提高,也出现了一些风格相对稳定的主动基金,但相比海外成熟市场,品类丰富程度还有所不足,如黄金、原油等商品基金的规模较小,可选标的较少,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扩充和壮大。
不过,也有一些基金公司人士认为,外部基金的调研或是行业的一个难题。
“根据我们的经验,业内的调研目前障碍不大,各家基金公司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相对通畅,我们通过基金公司销售人员或者合作的第三方销售平台均可联系到基金经理进行电话调研或者面对面的沟通。”上述建信基金人士提出了不同看法。
“就我司的研究体系来看,我们已着手对每一个基金经理建立档案,持续跟踪其业绩、风格、特点,并记录分析每一个重大事件发生时该基金经理采取的措施,将基金经理能力和风格量化,以便整体把握。”华南一家基金公司也如此表示。
需要看到的是,对于外部FOF而言,尽管存在双重收费的问题,但市场上优秀的主动型基金、更加完善的量化或另类产品线,都可能为FOF产品带来能够覆盖成本的超额收益。
短板在哪儿
FOF投资的难点在于大类资产配置和基金筛选上,对于FOF投研团队在资产配置、基金研究、宏观策略、行业研究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而目前来说,国内的FOF专业投资人员还比较少,解决这一问题实际上需要时间,需要相关的从业人员在FOF投资研究的实践上不断学习和完善自身的能力。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面临的一个较大问题还是在于FOF专业能力,尤其是资产配置和基金筛选,在这两方面的人才储备和经验积累都还不够,特别是中小型的基金公司。
从产品的角度看,目前国内的ETF和被动型债券基金的数量都比较少,不利于FOF投资组合的构建,与此同时,目前国内基金经理更换的频率较高,平均从业年限较短,这给基金经理的挑选带来极大的困难。
在第一财经记者采访过程中,多家基金公司受访人士也表示了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当下的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对FOF了解还不够,需要更多地推广和宣传,让投资者深入了解FOF的优势和特点。
建信基金便指出,FOF背后所蕴含的组合投资理念,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收益的稳定和风险的分散。但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可能更加看重短期投资收益,因此如何通过投资者教育来提升投资者的“耐心”,帮助适当的投资者配置适合自己的产品,是全市场参与者都应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对基金公司而言,除了投资者教育以外,我认为针对FOF这一特殊产品的投研体系的搭建、考核机制的完善可能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领域。首先,应该注意差异性。基金公司应该用更多元化的人员来构建FOF投研团队,无论是量化人才还是宏观经济专家,都是组合化投资体系构建的关键人才。其次,FOF产品的考核应该更加地长期化和业绩基准化,一定程度上弱化相对排名,这样做更有利于FOF产品体现出与传统基金产品的差异和长期的风险收益特征。”建信基金相关人士也表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