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基金 公募 / 私募 / 理财 / 信托 / 排行 > 人才配置失衡 双经理基金管理花样多

人才配置失衡 双经理基金管理花样多

2017-07-31 22:15  来源:中财网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 分钟的时间

来源:中财网

  公募基金规模,截至2017年上半年末,已经突破了10万亿。随着规模的快速扩张,人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在基金经理的人员配置方面,记者发现,有两个极端现象,一边是两位甚至两位以上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一个基金产品;另一边是一个基金经理管理多只基金产品,也就是所谓的“一拖多”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基金人才和产品的配置失衡问题呢?

  投资配置与人才培养
  有基金公司人士告据记者,现在一般不会让一个人管理基金产品,两个人是比较普遍的做法。

  业内人士表示,一只基金配备两名或者更多的基金经理,也就是常说的“双基金经理”模式,有利于投资目标的划分,尤其是一些权益类、混合类的投资基金,双基金经理可以更加明确地划分投资目标。“采用双基金经理模式,有利于基金经理之间互补,进一步分散投资风险。”该人士告据记者。

  “公司在给基金产品做人员配置的时候,会从产品定位出发,做投资方向的分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于混合型基金。”一位基金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股债混合型基金配备两个基金经理是很正常的事情。

  例如,今年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冠军中融新经济混合A,截至7月27日,今年以来回报率高达124.72%,基金经理为中融基金的姜涛和秦娟。从二人的从业经验上看,秦娟一直负责固收方面的研究,历任多家券商固收分析师、基金公司固收基金经理;而姜涛则一直是权益投资方面的研究专家。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告据记者,其实不只是权益类产品,在货币类和债券类的产品管理过程中,也细分很多不同的技能。基金经理各有所长,比如有的人擅长流动性管理、有的人债券配置比较专业,公司会考虑怎么做人员配置才会更全面。还是要看每一只产品的定位和设计,从而考虑人员配置。

  另一种原因是“老人带新人”。“现在各个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都在不断地发出,基金经理确实不够用。基金公司为了尽快培养新的、合格的基金经理,往往采取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个比较有从业经验的基金经理搭档一位新人,也算是一种人才培养。”业内人士指出。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老人带新人”的模式,很多都是依靠老基金经理的名气,依靠历史业绩吸引投资者,实际管理人可能是新人。

  记者发现,这种“老人带新人”的基金经理方式十分普遍。例如,今年4月新成立的基金产品东方支柱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基金,该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为朱晓栋和蒋茜。其中,朱晓栋是一位有着7年任职经验的基金经理,而截至7月28日,蒋茜的基金经理任职时间只有3天,是从7月26日才开始担任该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此外,蒋茜管理的另一只基金产品东方精选(400003,基金吧)混合,同样也是搭档朱晓栋。

  第三种原因,则是为了规避风险。今年5月19日,中邮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基金经理邓立新因个人原因接受相关部门调查。当时邓立新旗下共管理了4只基金产品。彼时,中邮基金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实行的都是双基金经理制度,所以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该事件的风险。

  不过,据记者了解,中邮基金的双基金经理制度是在2017年以后开始实施的。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中邮风格轮动灵活配置混合另外一位基金经理国晓雯,是在2017年4月份担任基金经理的。由邓立新掌管的中邮核心成长也是在今年4月26日才发公告称,新增其他基金经理。

  “一拖多”也常见
  除了两位或者更多管理同一只基金产品,一位基金经理管理多只基金产品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一位基金经理管理三四只基金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甚至有较资深的基金经理一人管理六七只基金。记者据Choice数据统计发现,近一年来基金经理“一拖多”的数量增长十分迅速,特别是固收类基金,基金经理“一拖多”的比例已经超过80%。

  截至2017年7月,基金经理“一拖多”数量最高的是招商基金的基金经理许强,他一人独自管理20只长期纯债型基金、5只货币市场型基金、1只中短期纯债型基金,同时又与基金经理向霈共同管理1只货币市场型基金(招商财富宝交易型货币A、E).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一拖多”的基金经理制度,也存在很大的风险。“现在基金行业人员流动比较灵活,如果基金经理离职,对公司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计的”。

  譬如,今年6月,浦银安盛一连发布了10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变动公告,然而,只有一位基金经理离职。公告显示,浦银安盛旗下10只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薛铮因“个人原因”离职,包括盛鑫定开债、幸福聚益、盛泰纯债、优化收益、幸福回报、盛元纯债、盛勤纯债、盛达纯债、盛跃纯债和稳健增利。一人离职就导致10只基金产生变动,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因为接手这些基金,浦银安盛的另一位基金经理章潇枫也瞬间变身“一拖九”。该事件不仅反映了浦银安盛人才紧缺的现状,也成为整个行业人才稀缺的缩影。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公募基金市场上一共1501名基金经理,管理着超过6000只基金产品,基金行业人才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尽管基金经理的总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随着公募基金产品发行速度越来越快,基金经理的培育速度却似乎远远跟不上节奏,加上人员流失再所难免,基金经理“一拖多”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基金时,考虑基金经理是否有“一拖多”、是否有足够的精力来管理好基金也成为重要的因素。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标签白马股 基金 公募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为您推荐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报
涨停
要闻
产业
国内
国际
专题
美股
港股
外汇
期货
黄金
公募
私募
理财
信托
排行
融资
创业
动态
观点
保险
汽车
房产
P2P
投稿专栏
课堂
热点
视频
战略

栏目导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学股
名家
财经
区块链
网站地图

财经365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经365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鲁ICP备17012268号-3 Copyright 财经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财经365版权所有 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证号为:ZX0036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