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FOF即将登台,一个很迫切很现实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尤其是早期的这些FOF?
一方面,公募FOF是新生事物,需要大家从头开始探索;另一方面,FOF它本质上还是基金,所不同的只在于它的投资标的是基金,即我们大家原先所关注、所研究、做投资的公募基金。
在完全没有过往业绩的情况下,我们不妨从这样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公司。
公募FOF的最大特点,就是让所有的公司,无论大、小、新、老,再一次站在了同一跳起跑线上。
由此,我们对于公司的关注点可以在于:
(1)原公司的实力,虽然并不能够代表一切,但多少是有一些正相关的。
(2)FOF团队的规模、构成,这是“硬件”,有些团队,至今一直较为模糊。
(3)他们前期发布的相关观点,这是“软件”,由此来看看他们对于FOF的认知情况。
(4)相关公司原有的基金产品线结构,以及以往对于混合基金的管理情况,这里的一个重要观察点是他们以往的大类资产配置运作情况。
第二,产品。
主要的关注点有投资理念、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净值披露、费率、申赎安排,等等,例如:
(1)是内部FOF、外部FOF,还是内、外都可以做的混合FOF?在后者中,内、外的比例是否有约定?我原则上坚决反对内部FOF,相关内容,请看我8月8日的本号文章。
(2)是场内FOF、场外FOF,还是场内、场外都可以做的混合FOF?在后者中,场内、场外的占比是多少?在这里,混合FOF其实是一个大概念,既然是“混合”,那就可以包括很多很多的内容。
(3)资产配置。至今,大家一直在说管理FOF的核心是大类资产配置,那么,我们就要看看这些配置是动态的、静态的,还是动静结合的,预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会比较多,但其中还是会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地方。
第三,FOF经理。
届时,必然会有公司夸耀他们的FOF经理过往在其它机构里是如何如何地具有丰功伟绩,这一切,大家看看即可,不必太当回事。
因为过往那些券商资管的所谓FOF、保险资管的所谓FOF、银行资管的所谓FOF、私募基金公司的所谓FOF,等等,都不是符合公募FOF之游戏规则的规范化产品,都与公募FOF有很多的不同,并且都没有过往的、法定的、规范的公开信息披露,因此,都不适合作为参考。
唯一可以参考的,就是他们现在的观点、认知、理念,总体上大家见仁见智吧。
待稍后公募FOF正式有《招募说明书》发布的时候,我将尝试着逐个给大家做一些简单的分析,供大家参考。总体来看,目前,大多数公募FOF的拟任经理、已建团队都很低调,这既好,也“不好”。
以上仅为我对于早期如何选择FOF的简单思考,日后,我将会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逐步予以丰富和完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