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由于越来越多的绩优基金“关门谢客”,投资者想要买到心仪的好基金,或许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业内人士看来,控制规模、巩固排名以及对于短期市场略显谨慎的预判,或许是绩优基金频频“限购”的三大主要因素。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1月20日,今年以来业绩排名前10的基金中,有一半均发布了“暂停大额申购”的公告。一般而言,所谓“暂停大额申购”,多数是指暂停1000 元以上的大额申购及定期定额申购申请,也有部分基金设定为1万元或者10万元。
例如,业绩表现最好的东方红沪港深混合和国泰互联网++股票,今年以来净值涨幅分别为64.95%和64.58%,均暂停了大额申购。
此外,今年以来净值涨幅超过50%的39只偏股型基金中,三分之一发出了“限购令”。其中,有10只“暂停大额申购”,还有3只直接“暂停申购”。
基金规模冲刺往往会在四季度上演,那么,上述绩优基金缘何纷纷“关门谢客”?在业内人士看来,“规模恐惧症”、维护业绩稳定以及对于后市预判略显谨慎成为三大主要原因。
据了解,基金规模迅速增长成为“限购”的一大原因。上述基金业绩表现抢眼,无论机构还是普通投资者的申购热情均较高,因而导致短期资产规模迅速“膨胀”。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净值涨幅超过50%的39只偏股型基金,截至三季度末的平均规模为26.7亿元,而“限购”的13只偏股型基金的平均规模则达到了39亿元,所有偏股型基金的平均规模仅为8.66亿元。
从上述数据来看,限购的基金确实多数规模偏大,部分基金超过了50亿元,甚至有基金已经超过了100亿元。而“规模往往是业绩的敌人”。据券商测算,偏股型基金中,中等资产规模的基金表现会相对较好。一般而言,资产规模在30亿份至40亿份之间较为合理,基金经理比较容易操作。
不过,从“限购”的基金来看,也不全都是大规模的基金。从三季度末的数据来看,也有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基金“限购”,个别基金甚至不足2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这类基金限购则主要是为了巩固排名的稳定,这类规模较小的基金,一方面底仓配置行业龙头获取稳健的收益,另一方面也能获取一定的打新收益。而由于本来规模较小,一旦出现大额申购,则容易摊薄收益。
此外,步入年底,部分白马龙头股高位震荡加剧,虽然基金经理普遍看好中期的“慢牛”行情,但就短期而言,则认为市场不确定性有所增加,且部分白马股或进入过热状态,一些机构开始兑现收益,操作难度将加大。
沪上一位基金经理坦言,其掌管的基金不仅进行了“限购”,还进行了分红。在其看来,如果短期规模迅速增加,并不利于基金投资,因为目前来看,“性价比”高的股票较年初已大幅减少。此外,近期市场对于明年的通胀有所担忧,市场波动加大,因此选择分红并兑现部分收益。
关于绩优基金:频发“限购令”“关门谢客”也随之增多的相关资讯,小编先整理到这里,了解更多基金行情及资讯,请随时关注财经365网站基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