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监管新政来了!公募“潜规则”要划休止符?年底靠货币基金“冲规模”的公募行业“潜规则”终于要划上一个休止符。
记者从多位基金业人士处获悉,基金业协会将取消对于各家基金公司货币基金规模的披露和评价。
“从四季报开始,基金业协会只公布全市场货币基金总规模,各家评级机构对货基规模座次排名也不公布了,未来协会和评级机构统计基金公司规模排名也会剔除货币基金的体量。”天相投顾投资研究中心负责人贾志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一方面,监管对于货币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愈发严格,另一方面,监管有意引导公募基金回归主动管理的本源,让基金公司更加专注在提升投研能力上。
货币基金体量再创历史新高
据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12月20日公布的数据,截止至11月30日,全市场共有347只货币基金,总规模高达6.8万亿,占基金总规模比例为59.65%,比10月末的6.68万亿增长了1227亿,这已经是今年货币基金规模连续10个月正增长。
在货币基金规模大涨的拉动下,公募基金总规模于今年6月末正式突破万亿大关,创下了行业规模的历史新高,在接下来数月也不断刷新纪录。
事实上,货币基金规模已持续两年高速增长,从2014年年底的1.96万亿攀升至目前的6.8万亿,3年时间规模翻了近3.5倍,也占据了公募基金规模的大半江山,倡导主动管理的公募基金行业陷入结构失衡的困境。
为何货币基金会异军突起?“各家公司股东考核、KPI考核,规模都是重要指标,银行寻找合作方也会把规模作为重要参考因素,每家基金公司在规模的比拼上都相当激烈。权益类产品又是长线的,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效果并不明显,货币基金容易上规模,也容易异化成年底冲规模的行业惯例。” 贾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