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盛金控并不认可自己不具有国联安基金股东资格,但出于对交易后续进度和最终结果的担忧,国盛金控最终决定终止资产购买计划。
国泰君安将携18亿元资金等待转让的竞价者国盛金控推远,最终以挂牌底价与中国太保交易。
在国盛金控退出国联安基金竞价的一个月后,中国太保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太保资管收购国联安基金51%股权,由于交易挂牌期间内只征集到一个符合条件的竞买人,最终交易价格即为挂牌底价10.45亿元。
数度联手,中国太保与国联安基金另一股东原为“老伙计”
近日,证监会已核准太保资产受让国联安基金股权,中国太保将与德国安联集团共同持有国联安基金100%股份。中国太保与德国安联集团此前已有多次合作。
2009年12月,中国太保在H股IPO上市时,德国安联集团即出资1.5亿美元入股。随后,2011年1月,德国安联保险增持中国太保价值约8.55亿美元的H股股份,增持后安联集团持有中国太保2.4亿股H股,占中国太保H股总数的10.4%。同年,中国太保旗下子公司太保产险与安联保险旗下裕利安怡信用保险公司在上海签订协议,约定在应用保险产品开发、营运管理和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
2014年12月,中国太保与德国安联保险共同发起筹建的太保安联健康保险得到保监会的开业批复,注册资本10亿元。据太保安联健康2017年4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中国太保持有太保安联健康7.7亿股,持股比例为77.05%,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持有太保安联健康2.29亿股,持股比例为22.95%。截至2017年4季度末,太保安联健康净现金流为7.65亿元,净资产为5.9亿元,去年4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0%。
此前曾有媒体消息称,市场上传出,“德国安联集团非常看重业务模式与其相似的中国太保”。中国太保收购国联安基金后,与德国安联的合作层面将进一步扩大。
公募基金渐受险企青睐,谋求业务协同、投资收益
中国太保在公告中表示,收购国联安基金的目的在于取得公募基金牌照,获取通过公募资金设立证券投资基金以及从事基金管理及相关业务的资格,丰富和拓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服务面和业务领域,使中国太保的金融版图再下一城。
据了解,保险机构涉足公募基金业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设立或收购基金公司,二是以公募事业部形式开展公募基金业务。中国太保此次即以收购国联安基金的方式获取公募基金牌照展业。
事实上,并非只有中国太保一家在向公募基金进军。2013年2月,《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发布,表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开展基金管理业务,随后,陆续有保险公司试水公募基金业务。举例来说,去年1月,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报送的公募基金业务资格请示获得证监会批复,获取一张公募基金牌照。此外,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华泰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均在公募基金市场有所布局。
为何公募基金市场会得到保险公司青睐?
宋清辉介绍,对于中国太保等保险公司而言,布局公募基金能够获取牌照,以打通整个金融链条。一方面,保险产品与公募基金产品能够形成保险保障与资金管理的协同效应,在销售端,依托于保险公司的销售体系与渠道,公募基金产品得以同步销售,使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除了保险产品之外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同时通过公募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积累用户,增加客户粘性。
另一方面,在资产端,保险资金通向公募基金,能够拓展保险公司资产规模,在“大资管”时代中谋求品牌价值。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约1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0.53%,其中应用于股票和债权投资基金1.93万亿元,占比12.85%。在监管机构逐步加强对于保险资金运用约束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保险公司谋求更为稳健的投资方式。
此外,保险公司作为“门外汉”布局公募基金行业,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风险。 “公募基金行业与保险业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行业,各自对人才、管理以及行业经验的要求差距较大,很可能会碰上专业人才、管理方面的短板”, 宋清辉表示称,“保险公司及参与各方应及时‘补短’,以推动险企介入之后的公募基金运行稳定”。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随时关注财经365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