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印度相关的投资中,华夏全球精选有一笔漂亮的交易记录。2014年,“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开始进入基金重仓股,持有其市值总计1.6亿元左右,到了2014年底进一步加仓到2.1亿元,随后在2015年开始减仓,持仓市值下降到1.1亿元,到了2015年中报,“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就从基金重仓股中消失了。这一笔交易获利不菲,在2014年初到2015年2月,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的股价从5美元左右涨到超过10美元,持续上涨翻倍。
2018年1月底前后,首批出海的基金的业绩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华夏全球精选的净值表现最好,为1.08,南方全球精选为0.95,嘉实海外中国股票为0.958,上投摩根亚太优势为0.838。
首批出海的基金,十年之后,终于接近回本。
“这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017年以来港股市场的牛市,恰巧几只出海基金重仓股集中在港股,在大趋势中业绩略微恢复。”上述深圳公募基金经理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出海是长期趋势
根据我国的管理体制,出海的投资的基金,必须成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并向外汇管理局申请额度。
“QDII的机制,是我国金融改革中的过渡措施。前几年,在资本外流压力下,管理层暂停了QDII额度的增加,出现了阶段性增强资本管制力度的状况。”万喆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2015年3月26日之后,QDII额度始终停留在899.93亿美元,其中,分配给证券类的额度约为375.5亿美元。2018年4月25日,QDII额度上调,新增了83.4亿美元的额度,被分配给了24家证券类、保险类、信托类机构。其中,15家基金公司获得了55.5亿美元的额度。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进一步增加QDII额度必然是大势所趋,另外,201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改善,资本流出压力降低,人民币汇率走势稳定,因此,在这时候增加QDII额度,是最合适的时间点。”万喆说。
“工银瑞信印度市场基金是被动型产品,投资国外的印度市场基金。”工银瑞信一位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
根据其产品介绍,投资范围包括:相关国家证券市场的普通股、优先股,相关的公募基金(包括ETF),以及债券、存托凭证、银行票据等,也就是说其可以直接买股票。而其投资组合比例为,80%之上的基金资产要投向基金(包括ETF),当然,主要投资于印度市场相关基金。
目前在美国和香港市场上,印度市场相关基金包括贝莱德印度市场基金(INDA)、智慧树印度市场基金(EPI)、贝莱德北亚资管公司印度市场基金(2836)等。
其基金经理刘伟琳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工程博士,2010年加入工银瑞信,此前曾参与管理工银瑞信中证传媒指数分级基金、工银瑞信中证高铁产业指数分级基金、工银瑞信中证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基金等。
印度股市的衡量指标为孟买SENSEX指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其在2009年3月触底反弹,从当时的1万点左右持续上涨,在2015年中国股灾前后达到2.8万点,此后回调,但在2016年初又开始重新恢复上涨,目前已经上涨到3.6万点,十年以来上涨超过3倍。
“十年前基金出海的时候,刚好碰到大牛市的顶峰,结果刚好买到最高点,下跌时候净值随之深度回调。现在,又是一个大牛市的巅峰,这时候出手时机是否对?美国股市经过多年的大牛市,随时都有可能下跌,现在出海,随时可能赶上欧美市场的大熊市,重复当年的故事。”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达了他的忧虑。
不过,在万喆看来,基金出海、全球化资产配置,必将是长期趋势,让资金以正规的方式去境外投资,对金融市场的纵深发展至关重要。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随时关注财经365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