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今年以来,在“去杠杆、防风险”的监管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将发展重心放在了量化产品。截至7月13日,今年以来新成立量化基金84只,多家基金公司正在部署、筹划发行。
随着FOF、养老基金等大量长线机构资金进入市场,量化基金的价值正在逐步被认可。加上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辅助,量化基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量化基金突破千亿规模
数据统计显示,全市场353只(各类份额分开计算)量化基金总规模达到1070.11亿元。其中,主动型量化基金数量最多、规模最大,222只基金规模达到644.68亿元;指数型量化基金、量化对冲基金数量较少,分别为93只、24只,基金规模分别为361.58亿元、31.26亿元;其他量化基金有14只,规模为32.59亿元。
实际上,量化基金2003年就已进入中国市场,不过发展比较缓慢,直至2010年股指期货上市,A股市场正式迎来对冲时代,量化对冲产品逐步兴起,量化基金被市场认识。尤其是2013年以后,公募基金加大了对量化基金的投入,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公募量化基金快步突破千亿规模。数据显示,2013年以前,量化基金每年的新增产品数量仅为个位数;2013年以来新成立了326只量化基金,也就是说90%以上的量化基金是在过去5年中成立的:2013年至2017年,每年新成立的量化基金数量分别为14只、10只、40只、64只和114只。
15年来,量化基金赢得了发展空间,但横向比较,量化基金在公募基金产品中的占比仍然较小。鹏扬基金量化投资总监江少坤表示,量化基金1000多亿的总规模还不到公募基金13万亿总规模的1%。国内量化投资市场依然处于早期,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在“去杠杆、防风险”的监管精神指导下,基金公司将量化基金作为重点产品。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量化基金达到84只。同时,据最新的基金审批公示表,建信基金、农银汇理基金、安信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正在积极部署,计划发行量化基金。
除了可以实现稳定长期的投资收益以外,在信达澳银基金投资总监王咏辉看来,基金公司发力量化投资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从公司角度看,量化基金投入产出高,一个量化投资团队可以管理9~10个产品;二是从产品来看,量化基金持股分散,即使产品踩雷,对基金净值的影响也不大。“今年债券违约比较多,一旦出现违约,公司股票投资也会受到影响。”
多方面力促
量化投资发展
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基金公司在产品部署、人员扩充、技术支持、制度安排等多个方面向量化投资倾斜。
“未来机构投资者会对量化投资、指数被动投资有比较大的需求。”浦银安盛金融工程部总监陈士俊明确表示,该公司正在布局量化产品线,年初推出了浦银安盛港股通量化优选基金,目前正在发行浦银安盛量化多策略。
江少坤告诉记者,鹏扬基金已经制定了完整的量化投资产品发展计划,逐步推进。公募方面,计划推出的4只产品分别为跟踪沪深300的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跟踪中证500的指数型基金、全市场选股的主动量化基金,以及以量化大类资产配置为基础的公募FOF;同时,该公司还将在专户推出一系列追求绝对收益的量化策略。
泓德泓益量化混合基金经理苏昌景介绍,该公司未来会更加侧重主动量化基金,追求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稳定超额收益,打造高信息比率的量化基金产品线。
接受采访的基金公司人士都提到,优秀的量化投资人才是发展量化基金的关键。公募基金纷纷启动团队组建工作。量化投资人才,成为今年很多基金公司争抢的对象。
据了解,泓德基金去年就把量化投资的投研人员独立出来,组建了量化投资部,以便倾注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打造量化产品;鹏扬基金组建了多资产策略部和数量投资部,负责量化基金投资。
随着科技的进步,基金公司有机会完善技术平台,强化量化投资的有效性。王咏辉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引入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开发出一套“新量化”的中国A股策略模型。
浦银安盛基金自主开发了AL-PHAQ量化投研平台,对量化策略进行回测和跟踪。陈士俊告诉记者,一些量化策略已经得到实际应用,取得较好的成果。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随时关注财经365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