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讯,代替货币基金冲规模的工具短期理财债券基金成为上半年的市场新宠,但也引发了监管对该类产品的整改。在监管层“完成整改前存量产品规模只减不增”的要求下,记者注意到,近期有多只短期理财债基限制大额申购,与此同时,也有基金公司在新规落地后积极合规上报。在业内人士看来,按照监管的整改要求,规范后的短期理财债基投资风险比之前稍高,流动性也有所降低。随着该类基金品种优势的丧失,短期理财债基将变得更加鸡肋,未来或将转型成定开债基的投资形式。
存量产品限购
记者注意到,7月26日,工银瑞信基金旗下三只短期理财债券型基金齐齐颁布“限购令”,涉及工银瑞信7天理财债券、工银瑞信60天理财债券、工银瑞信14天理财债券型发起式3只基金,上述基金将大额申购金额限制在100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限额的原因与前一阵监管窗口指导基金公司整改存量不合规产品有关。不久前,监管向基金公司下发《关于规范理财债券基金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未来短期理财债基将具体分为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和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两种,两种基金都需要将80%以上资产投资于债券。另外,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需采用买入持有到期策略,可以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封闭期应在90天以上。短期理财债券基金则应采用市值法估值。同时,短期理财债基应确保规模有序压缩递减,每半年需至少下降20%。
《通知》下发后,广发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将于近期积极整改。打响短期理财基金整改第一枪的是华安基金,7月13日,华安月安鑫与华安月月鑫两只短期理财债券基金公告在2018年第7期运作期到期后,暂停下一运作期运作,不再接受申购申请,到期后将不再运作。截至目前,南方、信诚、国海富兰克林等多家基金公司受新规影响对旗下短期理财债基发布“限购令”,如南方理财60天债券和南方理财14天债券将申购金额调整至100万元。
相较之下,信诚理财28日盈债券、富兰克林国海日鑫月益30天理财债券限购力度更大,目前上述基金已经暂停大额申购。
“虽然证监会没有下发短期理财债券基金的整改细则,但整改方向是早已确定的,目前公司会加强这方面的规模控制,产品限购也是为了保持基金产品规模上的平稳,具体其他的操作措施还得等到监管进一步明确。”沪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负责人称。
合规产品上报
存量不合规基金限制规模的同时,已有短期理财债基在整改指引落地后积极上报。
据了解,目前不少基金公司对于理财债券基金都感兴趣,也有准备上报计划。近日,南方基金申报了南方恒庆一年理财债券型基金,虽然该基金还没有最终获批,但有基金行业人士分析表示,该基金应是遵照近期整改新规推出后的新型产品。
盈米财富基金分析师陈思贤认为,在资管新规落地之后,各大资管机构都在积极开发短期投资产品,想要分割这块市场。基金公司对短期理财债基跃跃欲试的原因,除了短期理财债基监管细则落地,应该还有积极对市场进行试水的考虑。
事实上,2017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金融监管趋严,资管产品打破刚兑的进行,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监管限制。同时,投资者短期的投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在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受限后,短期理财债券基金承接了部分短期的投资需求,今年上半年该类基金规模增长明显。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市场存量56只短期理财债基规模近7000亿元,上半年短期理财债基在各家基金公司冲刺规模大战中吸金力大增,基金份额增长3306.01亿元,较去年底规模增长幅度高达90%,成为规模增速最快的基金产品。
转型将成大趋势
短期理财债基规模大涨的同时也受到监管的广泛关注。一周前有基金公司反映于近期接到整改通知,对短期理财债基的产品投资期限、投资比例、净值化转型提出要求。
就文件内容来看,存量短期理财债基的整改势必是转型或终止。大泰金石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骅认为,从规模逐渐缩减的要求来看,短期理财债基应该会慢慢退出市场,否则就将转型成定开债基的投资形式。“如果80%的资产要投向债券的话,这类产品的风险收益水平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前标的为大额存单,债券回购,更像是有期限的货基,整改之后风险被大大提升,而产品本身封闭期流动性也不好,没有稳健收益作为保障,这类基金本身可能也不会受资金青睐。”王骅如是说。
陈思贤认为,《通知》内容显示,短期理财债基应确保规模有序压缩递减,每半年需至少下降20%,这意味着该类基金会逐步退出市场。目前存量的短期理财基金按整改通知,都将走上转型或者终止的道路,转型成固定组合类理财债券基金和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两种,转成其他类型的基金估计实现起来比较困难。获取更多财经资讯,请随时关注财经365网站。